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輿論參考(专题) ->> 新專題-文章 CNML格式】 【 】 【打 印】 
“懸浮視察照”難堪了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0 17:31:36  


  有網友爆料,江湖中失傳已久的“懸浮術”又重現江湖——杭州市餘杭區政府網站公然發布了一張領導“懸浮”視察的照片。出現這樣的狀況,難道真的是領導們“日理萬機”行程過緊而無暇到基層視察嗎?既然沒法親自到基層視察為何又用合成的照片來欺騙廣大老百姓呢?況且還是如此拙劣的合成照片。

  中國有句老話,喜歡稱地方官為“父母官”。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地方官離基層近,靠近老百姓,對老百姓的情況有最新,最快的掌握。能夠像父母一般認真對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反觀當今的社會,絕大部分的官員最想的事情可能就是升遷吧,而最怕最擔心的事情便是走基層,下基層。

  然而,隨著經濟高速的發展,當今社會成了被物質經濟綁架的畸形社會。在過分強調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養成了“一切向錢看”的錯誤價值觀。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然而,現在的一些官員為了把這火燒得更旺,往往忽略一些關乎民生的工程,卻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一些形象工程上面。比如,“貧困縣邀請巨星來辦演唱會”,“江津區投巨資建立西部少林寺”雲雲。面子是長了,可這些“面子工程”對當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又有何作用呢?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官員們高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等口號。符號學認為,標語、口號是一個社會、一個群體的心理反映。可是,說歸說做歸做。口號標語嘴上喊著,真正的走基層,為民辦事並不一定會做到。

  我們不得不質疑,一個官員,連走基層視察都要作假,那他究竟能夠為老百姓做些什麼實事呢?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官員,群眾當然會記住他們,比如“焦裕祿”。那些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官員,最終也會遺臭萬年,遭世人所唾棄。

  官員們的“視察懸浮照”,不知是考驗老百姓的智商還是在難堪自己?(來源:紅網 時間:5月20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