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即時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一心為了人民的人,人民永遠銘記在心
http://www.CRNTT.com   2021-05-23 17:12:08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網評:一心為了人民的人,人民永遠銘記在心

  來源:東方網 作者:崔桂忠

  一日之間,雙星隕落,三山蒙塵,四海嗚咽!

  5月22日,我國兩位巨星科學家先後因病離世。一位是夢想天下無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位是夢想天下無疾的“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

  “肝膽相照,大醫勤樸且濟蒼生命;稻禾無憂,國士深耕尤思千萬家。”“後輩應繼傳星火,不負先賢望白頭。”兩位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一心為了人民的人,人民會永遠銘記在心。

  袁隆平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幾度改良水稻品種提高畝產,使中國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徹底消除國際上“誰來養活中國”的疑問,為世界人口饑餓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這是袁隆平的名言。他也用一生,為這句話寫下了注腳。為了“解決中國人吃飯問題”,袁隆平把一生浸在稻田裡,把功勛寫在大地上,被稱為“中國最著名的農民”。直到今年年初,鮐背之年的他還在海南三亞研究水稻。

  “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袁隆平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籼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傑出貢獻。袁隆平院士的一生,生動詮釋了“一顆種子如何改變了一個世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