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環球時報報導,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3月10日公布的數據,全球武器貿易總額在過去5年(2020-2024年)間大致保持與2015年到2019年相同的水平,但具體而言,全球武器的進口國和出口國排序出現了明顯變化。
根據SIPRI提供的這份報告,在2022年年初俄烏衝突全面爆發後,至少有35個國家向烏克蘭提供了不同種類的武器,使後者成為2020-2024年間的全球頭號武器進口國,也是前十大進口國中唯一的歐洲國家,占全球武器進口總額的8.8%。提供給烏克蘭的大多數武器來自美國(45%),其次是德國(12%)和波蘭(11%)。
在2020年到2024年間武器進口排名第二的是印度,但相比2015-2019年,其武器進口量下降了9.3%。該報告認為,過去5年間雖然俄羅斯依然是印度武器進口的最大來源國(36%),但已經明顯低於2015-2019年(55%)和2010-2014年(72%)。
同樣深受俄烏衝突影響的還有北約的歐洲成員國。2020年至2024年這些國家進口的武器比2015-2019年翻了一番(增加了105%),其中有64%自美國進口,高於2015年至2019年期間的52%。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這也是20年來,歐洲首次取代中東成為美國武器的最大接受地。此外這一時期歐洲武器的其他主要來源地還包括法國和韓國(分別占6.5%)、德國(4.7%)和以色列(3.9%)。
SIPRI武器轉讓計劃高級研究員韋澤曼說:“特朗普第一任總統任期期間,北約的歐洲成員國採取措施減少對進口武器的依賴並加強歐洲軍備業,但是跨大西洋的美歐關係根深蒂固,歐洲從美國進口的武器量持續上升。”
而在全球武器出口方面,美國成為最大贏家。在過去5年期間,美國的武器出口總額相比2015年到2019年增長了21%,在全球武器出口市場的份額從35%增至43%,並向107個國家提供了武器。美國武器出口中最大的份額是歐洲(35%)而不是中東(33%),不過就單個國家而言,進口美國武器最多的國家還是沙特阿拉伯(占美國武器出口總額的12%)。該報告稱,美國在全球武器出口市場的份額是排名第二的法國的4倍以上。“美國仍是戰鬥機等高級遠程打擊能力的首選供應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