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
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但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都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歷來使中國的精英們在救國方略上發生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也沒有結束。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快速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一方面接受西方的東西多,日子好過之後更有了訴求,人覺醒之後更不滿種種束縛,導致了整個社會信仰缺失、道德缺失、秩序鬆弛,追求權力和金錢,人變得浮躁、放縱,甚或極端。於是,改革成為一道雖然很難但必須要做,而且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重大任務。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它幾乎每天都有大新聞。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多彩,豐富性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中國作家提供了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台。
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呢?
先說頭一個問題。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國人達成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文學水準最高的是《紅樓夢》,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厚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
從讀者來看,社會中下層人群喜歡讀《水滸傳》,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然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