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當知青時與農民一起種地 手上滿是繭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4 09:00:04


 
  除了肩挑手扛這樣的苦力活,李克強還負責為大隊所有的社員派任務、記工分。在2014年兩會記者招待會上,他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說,當時自己起早貪黑,恨不得每個勞動力當天幹什麼都給定下來,結果到頭來還是吃不飽肚子。後來搞了承包制,放開搞活,農民自己決定幹什麼,“幾年時間就解決了溫飽問題”。

  4年的知青歲月,讓李克強對“放權”形成最初概念,也孕育了他腳踏大地的民本情懷。在“兩會”期間一次團組討論中,他直接詢問一位基層官員,掛坡地的改造有什麼進展,“拿下60度了嗎?”而在此前一次湖北農村的基層考察中,他冒雪登上一片陡峭的坡地,隨手捏起一把土搓了搓,向承包地的主人感嘆:“這土太薄了,一年也就能收百把斤吧?”

  有媒體評論說,李克強對農民之所以懷有一份特殊感情,主要源於他年輕時褲腳上沾滿泥巴,手上滿是繭子。

    現代化的實質就是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工業社會演化

  2014年10月30日,李克強回信第一所希望小學師生。他寫道:“貧窮固然可怕,但失去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更加可怕;消除貧困或難短時兌現,可創造公平必須刻不容緩。”

  1990年3月,李克強作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帶考察組來到安徽省金寨縣,選定了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校址。25年來,希望工程已累計募款逾百億元,先後建起18936所希望小學,資助貧寒學子495萬名。

  李克強在信中回憶,當年來這裡為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選址時,正是冬末初春時節,“不曾想到,希望工程第一粒種子在大別山深處的凍土裡,破土成長為今天這樣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懷著“讀書改變命運”的樸素想法,李克強在全國農村力推“希望工程學校”。此外,他開始更深入地思考“三農”。在北大攻讀經濟學碩士、博士期間,他的研究方向始終圍繞著破解城鄉差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