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當知青時與農民一起種地 手上滿是繭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4 09:00:04


 
  在近期一次會議上,李克強要求參會地方、部門負責人,從實際出發,創新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充分發揮農民的創造力。

  他說:“30年前試點推進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各地做法不同,而當時中央的態度是‘可以、可以、也可以’。我們今天也要給各地、給農民足夠的自主權,對於農村改革,我們的態度是‘探索、探索、再探索’。”

  農民工和市長到底誰養活了誰? 

  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提出,要著重解決好“三個一億人”的問題:即到2020年,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就地城鎮化。

  在李克強的“三農”棋局中,要想讓農民盡早富起來,一定要讓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齊頭並進”。而常年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則被他視為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在一次公開場合,李克強十分動情地說,過去30多年來,農民工兄弟姐妹棄老棄小掙血汗錢、辛苦錢,支撐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2009年,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選擇了3個農民工,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經濟之所以在金融危機後繼續保持增長,主要是因為這些農民工‘勤勞、勤勞、勤勞’。”他說,“我覺得他們還少了一個詞,智慧、智慧、智慧!”

  李克強十分在意保障農民工權益。主政地方期間,針對有人提出,“城市大了,外來人口太多,不好解決就業”,李克強當即回應:“要先搞清楚究竟是市長提供了就業、給了農民工飯碗,還是農民工通過就業繁榮了城市,然後養活了市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