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明明簽了12個月的租房合同,我只住了9個月就被要求搬離,中介不僅不退還押金,連剩餘3個月的房租至今都要不回來。”租住在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北裡的馬林(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抱怨說。
即將進入7月,820萬大學應屆畢業生又會撐起租房市場的旺季。針對近期房地產市場亂象,6月28日,住建部等七部委發布了《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於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其中特別提出將打擊暴力驅逐承租人、捆綁收費、陰陽合同、強制提供代辦服務、侵占客戶資金、參與投機炒房的房地產“黑中介”,可謂針對住房租賃市場的一劑猛藥。
針對住房租賃市場的亂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北京市為樣本,歷時近40天明察暗訪,收集數十位遭遇“黑中介”套路的真實案例,並以租房者身份與遭舉報的中介機構零距離接觸,試圖從中尋找共性特征,起底房屋租賃市場的真實現狀。
行業大勢:少數黑中介壞了“一鍋粥”
在超過萬億規模的租賃市場上,始終存在著一些通過各種手段從租客身上撈取非法利益的房屋中介機構,不僅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也讓國家鼓勵租賃市場建設的政策初衷難以落到實處,可謂是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最近兩年,隨著多地住房價格走高,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層面,紛紛出台各類落地政策,加大對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扶持力度,滿足多層次需求。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完善住房租賃法律法規,明確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規範市場行為,穩定租賃關係。這是國家層面對住房租賃市場出台的頂層設計。
2017年9月,住建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要求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大力發展住房租賃業務,並選取廣州、深圳等12個城市開展試點,房屋租賃市場迎來更重要的政策利好。
同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特別指出,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這是為住房租賃市場規劃了一個長期發展的路線圖。
當前,中國核心城市房價收入比已經高於不少國際城市,租房群體轉向購房的時間將大大延後,租房時間變長,租賃需求將大幅增加。對比美國全國36.3%和日本全國35.5%的租房比率,中國目前全國租房比率僅有11.6%;對比美國、日本核心城市50%的租房比率,中國核心城市僅有30%左右,租賃需求增長空間巨大。
據鏈家研究院的預測,2020年,全國租房人數將達到1.9億人;而到2025年,中國租賃市場規模將從現在的1.1萬億元增長到2.9萬億元。
面對一個超過萬億規模的市場,建立規範的市場秩序和行業規則顯得十分重要。然而具體到各個城市的住房租賃市場,卻始終存在著一群以各種手段從租客身上撈取非法利益的房屋中介機構,他們不僅嚴重擾亂了租房市場秩序,而且也讓國家鼓勵租賃市場建設的初衷難以落到實處,“黑中介”可謂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在眾多的城市中,由於有著天然的巨大需求和客源,致使“黑中介”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表現更甚。對此有關部門也屢屢出手。以北京市為例,今年4月份,市住建委連續曝光2批45家“黑中介”名單。今年以來,僅朝陽區房管局就對多家中介機構暫停網簽資格,對115家違規中介機構注銷備案,對28家中介機構立案查處。
如何防範和辨別房屋租賃市場中存在的“黑中介”?“黑中介”又有哪些坑蒙租客的手段和套路?租客遭遇“黑中介”套路後又該如何維權?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北京市為樣本進行了實地調查,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很多“黑中介”有共通的幾板斧:低租金、低服務費“請君入甕”;提前清退房客,拒不退還租金和押金;巧立名目,索要繁多不合理收費;利用格式合同,跟房客“秋後算賬”……
對於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大學應屆畢業生以及缺乏租房經歷的人,往往很難辨別和招架。為此,記者總結出了“黑中介”常用的幾大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