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武漢保衛戰:武漢丟了戰略卻勝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18 12:03:34


 
  日軍在占領徐州之後原來計劃沿隴海線直取鄭州,再從鄭州沿平漢線南下攻取武漢,按照這一路線沿途基本都是平原,極其適合機械化程度較高的日軍行動。如果日軍沿這一路線進軍,中國軍隊防守武漢就將非常困難,廣闊的平原地區,便於日軍發揚其火力優勢,也便於日軍充分利用其機動優勢,無論是迂回包抄,還是後勤補給,都非常便利。

  徐州會戰末期,土肥原賢二指揮的日軍第14師團就已經開始沿著這一路線突進,形成孤軍深入之勢,中國軍隊乘機試圖圍殲該部,挫敗日軍直取鄭州的意圖。蘭封會戰由此爆發。但在會戰過程中,中央軍桂永清、黃傑所部先後逃跑,導致會戰失敗,開封岌岌可危,並嚴重威脅到了隴海線與平漢線交會的鐵路樞紐城市鄭州。可事後,桂、黃兩人並未受到嚴懲,只不過是撤職了事,最終還是平步青雲;88師師長龍慕韓則成了替罪羊被處決,以平息非議。

  由於軍情緊急,軍事委員會只得決定“以水代兵”,在花園口決開黃河,利用泛濫的黃河來阻擋日軍的進攻。

  決堤之後引起黃河改道流入淮河,然後黃淮合流湧入洪澤湖,使淮河、洪澤湖沿岸成為一片澤國,河南、江蘇、安徽三省共有44縣市受災,受災面積2.9萬平方公里,受災人口約1200萬人,140萬間民房被毀,約2000萬畝耕地被淹沒。並最終在豫、蘇、皖三省之間形成了長約400公里,寬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寬處達80公里,總面積最多時達到5.4萬平方公里的黃泛區,幾乎相當於半個江蘇省。直到1947年3月,即8年9個月後,黃河才重回故道。在這8年9個月時間裡,黃河在這一地區多次決口泛濫,洪水以及大量耕地被淹所引發的饑荒,直接導致約90萬人死亡。

  中國軍隊隨後在豫東地區展開反攻,將日軍擊退到豫皖邊界。不過,當時日軍覺得14師團過於冒進,已經下令停止進軍,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有沒有決堤日軍都會停止前進,所以決堤竟吊詭地沒有起到多少直接作用。

  當然,豫東大平原上的黃泛區確實影響了此後日軍的進軍,鐵路重鎮鄭州由此化險為夷,並一直控制在中國軍隊手中,直到1944年日本發動“一號作戰”時才告淪陷。日軍進攻武漢的路線也只能改為沿長江兩岸進軍,而長江兩岸要麼是丘陵、山地,要麼是河流湖泊密布的水網地帶,便於中國軍隊利用地形組織防禦。雖然長江可以成為日軍後勤補給的水上路線,但同時也限制了日軍的迂回機動,使日軍的機動優勢難以發揮。而且,日軍既然在進攻路線上無從選擇,中國軍隊便可以集中力量部署防禦。

  花園口決堤並無完備的預案,而是倉促之間、誤打誤撞地,以中國慘痛的人員和財產損失為代價,最終迫使日軍按中國軍隊的期望,將進攻武漢的路線改為沿長江兩岸進攻,並為武漢保衛戰的準備贏得了最寶貴的時間。武漢保衛戰的序幕就是如此慘烈,為整個戰役都蒙上一層濃重的悲壯之色。

  還有不少經典戰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