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武漢保衛戰:武漢丟了戰略卻勝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18 12:03:34


 
  6月11日,日軍波田支隊突襲安慶,正式打響了武漢保衛戰的第一槍。到8月初長江南岸的馬當要塞、九江、瑞昌等重鎮相繼失守,但日軍在隨後進攻南潯路的作戰中遭到了中國軍隊極其頑強的抵抗,進展緩慢,日軍便以第106師團實施穿插迂回,企圖打破僵局。

  結果第106師團的行動被中國軍隊察覺,在德安萬家嶺地區遭到合圍。中國軍隊在圍殲106師團作戰中,圍繞制高點張古山,展開了多次激烈爭奪,最後是74軍51師305團團長張靈甫建議仿效《三國演義》中鄧艾偷渡陰平攻蜀的戰例,並親自率領突擊隊從張古山南面的陡峰攀藤附葛而上,一舉得手,張靈甫也因此一戰成名。雖然此戰106師團僥幸逃脫了全軍覆沒的下場,但也遭到重創,僅僅被擊斃的官兵就在3000人以上,這一戰也是贛北系列戰鬥中殲敵最多的一役,史稱“萬家嶺大捷”。也因為這一戰役,日軍在江西一線的進攻遭到了嚴重挫敗,贛北要地德安直到武漢失守後才被日軍占領,可以說在這一地區的中國軍隊是很好地完成了阻止日軍的任務。

  在長江北岸,戰鬥從安徽桐城、潛山開始,中國軍隊利用沿途有利地形,逐次展開頑強阻擊,黃梅、廣濟、田家鎮無一不是經過慘烈的鏖戰,其間在日軍側後活動的李品仙兵團還曾一度收複太湖、潛山,切斷了日軍第6師團的後路,雖然未能殲滅這支在南京犯下累累罪行的禽獸之師,但還是給予第6師團以沉重打擊。日軍在田家鎮久攻不克,最後還是用出了迂回夾擊的戰術才突破田家鎮防線。

  在大別山地區的作戰中,最激烈的要數36師堅守富金山了。36師是戰前少數幾個完成了德械裝備和訓練的德式師之一,儘管在淞滬、南京等一系列苦戰中已經損失很大,但畢竟王牌部隊的老底子還在,頑強抗擊了日軍在飛機重炮掩護下連續幾天的猛攻,完成了預定任務,而36師也從近萬人最後只乘下了800人,傷亡幾乎達到了90%!日軍直到10月下旬才突破了小界嶺防線,穿過了大別山,但此時中國軍隊已經放棄武漢了。

  日本開始陷入了泥潭

  最終放棄武漢的主要原因一是河南信陽失守,導致平漢路正面門戶洞開。二是日軍10月中旬在廣州大亞灣登陸,隨後於10月21日占領廣州。廣州一失,粵漢鐵路被切斷,再死守武漢意義就不大了,而且日軍北、南、東三面大軍也已經逼近武漢,面對這種情況,蔣介石吸取南京保衛戰的教訓,不再局限於一城一地的得失,果斷決定放棄武漢,日軍於10月26日占領武昌、漢口,27日占領漢陽,武漢保衛戰至此結束。

  整個武漢保衛戰歷時四個半月,根據日軍自己公布的數字,傷亡就有約3.55萬人,而中國軍隊宣布斃傷日軍總數為25.6萬人。顯然,日本的數字偏低,中國的數字則偏高,客觀來說武漢一戰日軍的傷亡約在10萬左右是比較可信的。中國軍隊的傷亡約在40萬,幾乎要超過了參戰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代價也相當巨大。

  武漢保衛戰中國軍隊充分利用縱深寬廣的優勢,採取逐次抵抗戰術,消耗遲滯日軍,最後主動放棄武漢,保存了有生力量,綜觀整個戰役,儘管最終武漢還是淪陷了,但還是在整個抗戰大戰略中,還是達到了預期目標,可以說抗戰初期比較成功的城市防禦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