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圍觀下跪維權莫忘反思治污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0 02:55:50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8月20日,湖南雙峰縣杏子鋪鎮溪口村十餘位村民跪在地上,攔住雙峰縣縣委書記吳德華的車,請求關停當地一家排放毒氣污水的氯酸鉀企業。9月14日,雙峰縣委書記吳德華表示,該企業排放符合環保部門標準,但噪音超標,已責令該企業停產整改。

  圍觀“下跪求治污”,雖然時隔6年之久,但發生在安徽蚌埠鮑家溝的一幕至今仍然讓人記憶猶新。聽說國家環保總局檢查組來了,一群當地村民跪在面前,目的只有一個,請求治污!這跟湖南雙峰縣十餘位村民“下跪求治污”可謂異曲同工。如今,“下跪求治污”在村民身上重演,說明了有些地方的污染情況已是“觸目驚心”卻沒有引起重視,地方百姓為了生存,才迫不得已放棄尊嚴,寄望於下跪成為治污的“救命稻草”。

  當治污要靠下跪的方式去解決,不僅折射出相關部門工作的嚴重失職,更凸顯了治污面臨的現實困局。據了解,該企業2001年建成以來,曾多次導致村民養的鴨子、魚類死亡。今年企業氯氣洩漏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又造成兩村附近部分竹子枯黃。從2001年到2013年,其間的污染警示其實早該引起重視。難道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不知道污染情況?然而,地方的“選擇性失明”讓村民的環保維權一次又一次“觸礁擱淺”,細究其因,不難看出是利益博弈讓地方陷入治污困局。

  我們知道,一些重點污染企業,都是地方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甚至是納稅大戶,為此地方自然不願“得罪”這些企業,在權衡利益上也就只好睜只眼閉只眼了。不斬斷這種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不可能從根本上治理污染的。其次是對污染企業的處罰如同“隔靴搔癢”。如今,經過村民集體“下跪維權”後,縣委書記表示責令該企業停產整改,卻只字未提罰款。其實,罰款又能對企業怎樣?即便是像紫金礦業污染事件處罰3000萬元,對於一個年利潤近50億元的上市企業來說,根本罰不到痛處。由此可見,污染企業違法成本低,罰款數額只是撓癢癢,對企業來說當然是不痛不癢,如此一來,也只能是治標而未能真正治本。

  “下跪求治污”背後的治污困局,再一次敲響了環境保護的警鐘。“下跪求治污”為何在村民身上重演?治污為何要靠下跪的方式去解決?這很大程度上暴露了當前的環保維權依然步履維艱。據統計,我國每年的環保糾紛案件有10多萬件,但真正通過訴訟渠道解決的不足1%。而各級人民法院受理的環境侵權案件更是屈指可數,當然勝訴的案件就更少了。正規渠道的環保訴訟如此,民間自發的環保維權就更不消說。此次村民“下跪維權”之所以起到作用,離不開“媒治”的配合和跟進,但這種“下跪求治污”只是一樁偶然個案,並不具代表性。

  不得不說,當維權要靠下跪去解決,這不是和諧社會所願看到的。何況並不是所有的污染事件都有機會下跪求治污的,即便下跪也未必能夠“藥到病除”。有句話說得好:“心病還需心藥醫,解鈴還須系鈴人”。“下跪維權”最終還是無法破解眼下的治污困局。要根治“治污困局”這一頑疾,根本之道還得仰仗法制的完善、制度的健全,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時間:9月15日 來源:法制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