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政起草者解讀“校園足球如何不走彎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30 12:10:13


校園足球能否為國足帶來燦爛的明天?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國務院召開校園足球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會上表示,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關於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體教結合,銳意改革創新,推進校園足球普及,促進青少年強身健體、全面發展,夯實國家足球事業人才基礎。

  校園足球正受到舉國關注,校園足球的主導工作也從體育部門負責轉到教育部門主導。由教育部體衛藝司會同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中國足協等多部門調研製定的《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規劃綱要(2015年~2025年)》有望於近期出台。那麼,新的校園足球發展規劃、政策的核心理念是什麼?將有哪些配套措施?又如何避免重走校園足球開展至今收效不理想的老路?中國青年報記者今天專訪了校園足球新政的調研和起草者,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體衛藝研究中心主任吳健博士。

  中國青年報記者(以下簡稱“記者”):校園足球的經費將比過去增加多少?

  吳健:財政部安排了一個校園足球專項資金,中央希望地方也能建立地方的校園足球專項資金。這幾年,由國家體育總局負責校園足球工作,每年中央的撥款是5600萬元。我們現在向財政部申請的資金是3.5億元,財政部批複的可能不會有這麼多,但校園足球的資金肯定要比過去多很多,這僅僅是中央層面的。有些省份已經設立了地方校園足球的專項資金,比如江蘇省。

  記者: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昨天的講話中提到,足球會成為一些學校的體育必修課?目前有怎樣的規劃?

  吳健:我們引導、鼓勵各地創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如果是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那麼足球應當進入課堂,也就是成為必修課的內容。中國有40萬所中小學校,我們的計劃是以校園足球的兩萬所學校為先導,今後,還會有校園籃球和校園排球等集體球類項目進入學校的設想。

  記者:那麼,足球成為必修課的要求主要是針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提出的嗎?

  吳健:是的。其他學校我們鼓勵“一校一品”,一個學校有一項自己的品牌、品質或特色的體育項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