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日男子體操暗戰 差距折射人才培養差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2 08:24:21


中國體操男隊實現世錦賽男團六連冠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過去十餘年間,中、日體操男隊在奧運會、世錦賽甚至亞運會中從未停止相互比較、彼此競爭的步伐。衆所周知,團體冠軍是一個國家和地區體操整體實力最鮮明的成績象徵:從2003年到今年的南寧體操世錦賽,男團的金牌幾乎都是在中、日之間產生。這次世錦賽,中、日體操在男團上的成績差距僅為0.1分。而這種在男團上的“競速”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

  除了男子團體外,在標志著一個運動員全面性的個人全能項目中,長期處於弱勢的中國運動員如今也開始有了挑戰統治這個項目長達5年之久的日本隊的信心和難度基礎。這又是一個中、日體操之間“見賢思齊”的體現方面。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中、日男子體操在培養人才機制上存在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差異較大,但這並不妨礙他們互相從對方的身上學習優點、取長補短。這種學習不僅是學習某些難度動作這般簡單,而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深入到選才機制、選拔標准等方面的相互借鑒、融會貫通。與此同時,兩者也在與對方的丈量中找准自己所處的位置,並尋求各自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戰爭”從團體發展向全能

  男子團體的比拼,在過去十多年中,中、日體操都是“主角”:除了2003年和2006年兩屆體操世錦賽,中國男隊都是第一、日本男隊位列第三外,兩支隊伍分別在2007、2010、2011年世錦賽、2008年和2012年奧運會上,均是第一和第二,這足見兩隊之間針鋒相對的程度。

  倫敦奧運周期無疑是中國男子體操非常困難的一個時期,當“鑽石一代”楊威、李小鵬等名將退役後,中國男隊不得不開啓以鄒凱、馮喆等人組成的“土豆一代”,這批隊員在身體條件、項目全面等方面和前輩相差不止一個檔次。但即使這樣,中國男子體操仍然將最主要的成績目標放在了團體項目上,因為這事關隊伍的士氣和日後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