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澳門經濟多元發展及轉型的機遇與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24-07-16 18:20:15


劉景松
駱偉建
 
  劉景松:澳門文旅産業
      需要新型拓展策略

  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澳門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確保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然選擇。這在政府和民間具有廣泛共識。澳門特區政府在綱領性文件 “二五規劃(2021-2025年)”和《二〇二三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其中,“1”就是按照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要求,做優做强旅遊休閒業,促進旅遊休閒多元發展。

  數百年來澳門人傍海而居,賃海而市,真正做到“萬頃碧波可耕田”,實現了因海而盛,向海而興。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海洋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並最終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一舉奠定了澳門在遠東商貿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新時代背景下,拓展文旅産業,是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選擇。如果能夠從自身發展歷史中吸取成功經驗,善用自身資源稟賦,打造新潮旅遊景點,開發具吸引力和魅力的文旅新産品,提高遊客對新文旅景點的獨特體驗,勢必極大地密切文化與旅遊業良性聯動,生發聯動式經濟效應,從而帶動周邊餐飲、零售、服務等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這是符合澳門實際,有助於進一步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的路徑和舉措。

  目前,隨著海島旅遊資源開發空間和深度的拓展,中國的旅遊格局正呈現一種由以大陸型産品爲主體轉向大陸型産品和海洋産品並重的新變化。這對澳門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無疑可以借鑒。

  尋求文化樂趣已成爲當前旅遊者的一個趨勢、一種風尚,澳門的地域特色,具有極大的挖掘與拓展空間。澳門發展旅遊業,加大力度開拓文化旅遊,不僅可以增强産品吸引力,提高經濟效益,還可大力弘揚本地文化和中國文化,讓世界更加全面深入細緻地瞭解中國、瞭解澳門。

  隨著中央政府的惠澳政策的出台,澳門獲得了八十五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極大程度地緩解乃至基本解決了“瓶頸”問題。環顧世界各地,不乏藉助濱江濱海優勢,開闢文旅路線吸引觀光客的成功案例。

  早在三十多年前,珠海就開闢從九洲港出發,環繞澳門海面的旅遊線路“澳門環島游”,取得較佳經濟效益。在廣州、福州、上海,分别有珠江江面沿線的“夜游珠江”、閩江江面的“夜游閩江”和黃埔江面的“黃埔江游”,這些活動大都成爲當地文旅業品牌項目。新加坡政府部門提供了通過新加坡河水路坐船艇,沿途欣賞城市景觀的路線,深受世界各地旅客歡迎。

  結合海域開發及琴澳深合區建設視角看,澳門可利用十字門海域景觀及濱水空間資源,透過深入挖掘、整理並宣傳所屬海域固有的歷史文化底藴,開發建設海域文旅産品,拓展休閒旅遊空間,促進文旅産品多元發展,其優勢和裨益自是不言而喻。有必要探討研究在特定區域設置串聯交通路線的景觀型碼頭,完善海上交通網絡,美化海岸線和海畔街區,建造水系景觀,建構濱海歷史文化長廊,優化海上旅遊觀光路線及主題,協調營運商推出與節慶盛事相關的旅遊産品,進而全面推動深合區乃至大灣區海島文旅産業的協同發展。

  就預期社會效益看,在拓展澳門文旅産業的背景下,遵循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要旨,以海域資源開發和加快深合區建設爲軸心內容,在理論層面揭示了開發澳門海洋旅遊資源的必要性、緊迫性以及所藴涵的重要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從經濟發展效益角度考察,在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進程中,有必要進一步加强與珠海的深度合作,打造澳琴特色文旅品牌,致力推動區內海域旅遊資源聯動開發發展,科學規劃及推廣新穎獨特的海島游産品,吸引海內外旅客以“一程多站”模式到區內旅遊,體驗深合區魅力。

  駱偉建:澳門迫切需要法律的改革和完善

  我談三個方面。第一,澳門經濟要持續發展,就一定要走經濟適度多元這條道路。無論是中央還是特區,是政府還是市民,在這個大方向上意見是一致的。關鍵是如何落實,不能浮於表面,否則還是在原地踏步。

  澳門發展實際上是兩個空間。第一個空間局限在澳門特别行政區本身,它在經濟適度多元,或者在融入國家發展中,如何發揮優勢幫助國家更好地對外開放?這是一個空間,但好像現在很多人不把它看作是一個很重要的平台。

  更多人就關注澳門另外一個空間——澳門跟粵港澳區域合作這個空間。大家一談到適度多元,肯定就想到橫琴。這兩個空間有聯繫、可以互相促進,但是不能用一個空間否定另外一個空間。

  爲什麼講這個問題?因爲澳門 “一國兩制”的優勢,肯定是澳門本身有什麼優勢。就是《基本法》裏規定的,澳門作爲一個自由港,自由貿易,自由資金流動,自由的人員進出,貨物進出,所謂金融不管制等等,這就是澳門自由港的優勢。

  這些優勢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中,能發揮什麼作用?我們不能對此視而不見、不太重視。現在一門心思講深合區合作,但它畢竟不是一個自由港,哪怕再高度開放的自貿區也不可能完全用自由港的政策。

  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要分兩條腿走路。澳門要考慮,我們自己能夠用的政策,要先利用好。現在很多人衹矚目深合區,深合區又有很多挑戰,因爲根本就不太可能馬上達到我們預想的目標,不容易把澳門的政策複製進去,所以大家覺得無所適從了,好像難以突破了。澳門能否先把自己的政策好好發揮?

  另外,要理解整個國家的戰略布局。剛回歸的時候沒有港澳要融入國家發展這個提法,港澳自己搞好發展就行。但現在有這個提法了,中央實際上有兩個背景考量,一,今天僅僅利用港澳本身的區域,再進一步發展也受到了局限,所以港澳必須融入國家發展,依靠國家,才有更大的動力、平台、機會。二,國家也需要發展,港澳能爲國家做點什麼?港澳不能衹是自身發展了,也要爲國家做點事,所以才要融入進來。

  所以澳門要考慮我們能爲國家做什麼,在經濟適度多元的過程中,不能衹想澳門怎麼從國家那裏得到支持好處,也要讓澳門的産業政策爲國家發揮聯通作用。假如澳門找到了一個發展突破口,澳門發展了,并且對國家也有貢獻,國家一定支持,何樂而不爲?所以一定要找到這樣一個交集,這才是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第二,澳門的發展涉及到法律問題,尤其這個問題在澳門非常突出、非常嚴重。如果比較一下,內地改革開放的時候,爲什麼能夠迅速發展?其實不是靠法律,是靠政策,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至少40年基本上是靠政策走出來的。

  但澳門由於受西式的影響,他們認爲要法律先行。這種文化要改變是很難的。就像在橫琴,爲什麼深合區發展遇到很多障礙,因爲兩地的公務員完全是不同的思路。廣東方面説,咱們先干;但澳門説不行,沒法律規定不能做。

  這樣一個磨合就凸顯了法律要服務於發展,法律要儘快改。如果法律不改,然後又堅持一定要依法,就阻礙發展了。現在澳門實際上就處在這個狀態,要做的就是法律的改革和完善。

  澳門現在提出的,比如“1+4”産業,都跟過去澳門的發展要求不一樣。而澳門的法律恰恰是在原有的經濟發展情況下制定的。現在發展要思變,但法律沒有變,難以促進新發展。

  實際上政府已經開始嘗試了,比如金融,現在要修訂相關法律。包括文化教育都是遇到法律限制,法律不改都不能辦。所以如果澳門堅持要以法律先行的話,那就趕快修法,圍繞著經濟多元的領域的很多法律,舊了的要改,沒有的就立,否則永遠耗在那裏。

  第三,政府的效能。現在的澳門政府,行政長官、主要官員有比較强烈的意識,但是一般的公務員服務經濟發展的意識不强,不管對經濟有利不利,我就衹做我的這一攤。爲什麼這麼多中小企業包括外來的投資在澳門很難成功,跟這一套政府服務是有關係的。去政府那裏辦很多事情非常繁雜,到最後大家打退堂鼓了。政府就是按章辦事,沒有如何爲經濟服務的意識,都按照老規矩的話都辦不成。我們是要規範,但是規範的目的是爲經濟服務。

  在上述三個方面,我們需要有所突破,呼籲政府落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