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茶葉,下一個“春天”在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0 11:33:36


 
  拓市迎合大眾潮流

  “在中西部大幅擴大種植面積的前提下,茶葉產量快速增長。在茶葉出口不樂觀的情況下,我國的茶葉消費主要靠內銷,廣大飲茶者依然期望價廉物美的大眾化產品。”日前在鬆陽舉行的第八屆中國茶商大會上,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姚國坤說。

  姚國坤建議,向大眾消費產品發展,企業要調整好名優茶生產與大眾茶生產的比例;同時重視茶葉電商的發展,特別是用好浙江原有的茶葉交易市場,用互聯網的技術提升平台效應。

  “首先,茶產業應該調整茶類,推廣新技術。”陸德彪說,浙江歷來以產綠茶為主,不過前幾年受進口英國紅茶的影響,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開始飲用紅茶,杭州的“九曲紅梅”、紹興“會稽紅”等銷路不錯,而且因為紅茶對鮮葉要求標準低一點,成本也降了很多。

  “這兩年興起的‘會稽紅’,就是與武夷山紅茶聯手突圍成功的例子。”紹興會稽紅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煦朝,一手見證了“會稽紅”的誕生。周煦朝介紹,“會稽紅”採用“金駿眉”加工工藝制成,憑借良好的品質一舉躋身國內紅茶市場。

  短短一兩年間,“會稽紅”已經陸續進駐長三角各地茶館。“會稽紅共16款產品,品質從兩星到五星不等,采摘標準分別是一芽三葉、一芽兩葉、一芽一葉和單芽四個系列。”周煦朝介紹,這些不同星級的紅茶售價從每斤408元至5800元不等,滿足各個消費階層的需求。

  “會稽紅”等紅茶的橫空出世,在浙江的茶葉市場開始了一場從“滿目皆綠”到“紅綠相間”的產業轉型,省內一些有眼光的茶農還開始涉足青茶(烏龍茶)和黑茶。而“互聯網+”的出現,則讓一些茶農、茶葉經銷商開始動起了銷售轉型的腦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