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美國美術館、博物館看其公共教育使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3 09:11:04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深圳特區報》報道,美國的美術館與其他博物館一樣擔負著文化教育和文化傳播的責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都積極地扮演著影響本國文化及其國際間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美術館、博物館不只是通過優秀的展覽為公眾了解藝術、歷史、人文、社會等創造一個文化環境和平台,同時也向公眾展示著自身的文化形象和藝術態度。美術館、博物館好比文化藝術和社會之間的一座橋梁,鼓勵並創造機遇使公眾更深入了解、親近和體驗藝術,並反思藝術如何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美術館、博物館不僅是藝術機構,還是公共教育機構,更是社會和諧運轉的重要因子。

  博物館裡的藝術天堂

  不久前,我又一次走進波士頓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欣賞最新展出的展覽。當我走在絢麗奪目的玻璃藝術展時,發現有一群6-10歲的小孩隨性地坐在地板上臨摹著他們所看到的作品。在一旁的父母們不停地問道:“你看到了什麼,寶貝?是藍色的嗎?是圓形的嗎?像什麼呢?你畫的是小鳥嗎?”有些小朋友眨巴著大眼睛思考片刻回答著父母的問題,有些則直接拿著蠟筆旁若無人地繼續臨摹著。

  當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他們身後時,非常驚喜地發現小朋友們臨摹的作品在色彩的表現力上絲毫不遜色於原作,更有趣的是畫中不只是簡單地臨摹了他們所看見的藝術品,還加上了自己心儀的人物和物件,其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將臨摹與創造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令人叫絕。

  再走過幾個展廳,又看到一群中學生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細心觀察著每一件藝術品,有的不時在記錄著什麼,有的則舉著長長的手臂向講解員提問。另一邊的展廳裡,十幾位老人在巨大的17世紀油畫前,展開隨身攜帶的可折叠座椅,耐心聽著講解員講述油畫所描述的故事。有趣的是老人們還不時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令講解員都答不上來,而以大家都笑成一團收場,氣氛十分融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