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跨部門急救 赤柱郵政局重生
http://www.CRNTT.com   2021-12-27 10:30:17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據大公報報道,屬於二級歷史建築的赤柱郵政局,今年五月被一輛巴士撞毀部分圍欄、外墻及屋頂部分木枋。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發表網志介紹,車禍後建築署立刻啟動緊急協調機制,隨後在郵局及古物古蹟辦事處協助下安排複修工程。修復工作已於十月中旬完成,令這座“郵政歷史時間囊”得以繼續保留。\大公報記者 義 昊

  今年五月五日傍晚,一輛巴士由東頭灣道右轉赤柱村道時,與一輛電單車發生碰撞,再撞向赤柱郵政局,導致郵局部分圍欄、外墻及屋頂部分木枋等損毀。黃偉綸表示,事發後,建築署立刻啟動緊急協調機制,確保建築物的安全。他引述建築署高級物業事務經理王嘉儀的回憶指出,當晚保養承建商接報後,隨即趕抵現場,在警員及消防員的協助下,先把有關建築物圍封。與此同時,建築署當區負責維修保養歷史建築的同事,聯同結構工程的同事,即時為舊郵局進行了初步勘察及評估,確定建築物沒有倒塌危險。

  屋頂及簷篷受損

  黃偉綸又引述建築署高級結構工程師李卓恒的介紹指出,當晚為建築物進行初步結構勘察及評估主要針對兩方面:第一是郵局的主結構有沒有受損;第二是損毀的部分會否對公眾產生安全問題。根據觀察,被巴士撞毀的地方只涉及屋頂前端小部分及簷篷位置,主結構沒明顯受損,但受損簷篷的其餘部分可能有鬆脫的危險。因此,除圍封建築物,避免公眾進入外,當局亦安排保養承建商以臨時支架承托簷篷受損的部分,確保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

  黃偉倫形容,赤柱郵政局得以保留,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在這次緊急行動中,建築署迅速調動人手趕赴現場,各個專業團隊各司其職,發揮團隊合作精神,順利及迅速地完成任務,妥善處理這次突發事件。隨後又經部門和承建商的努力和合作,修復工作已於十月中旬完成。

  被譽為“郵政歷史時間囊”

  赤柱郵政局位於黃麻角道2號,於1937年建成,至今已有逾80年歷史,屬二級歷史建築,同時也是香港現存最古老及仍然運作的郵局。郵局保存了不少舊有建築特色,例如原有的人手操作郵票售賣機、鑄鐵郵箱、原裝窗花、原有木制屋頂結構等,極具歷史價值,被譽為“郵政歷史時間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