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張亞中:不應逃避“和平協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4 00:41:26  


 
  2009年4月22日,馬英九在“總統府”與美國智囊機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 進行視訊連線會議中呼籲美國政府繼續履行台灣關係法。他還說,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目前仍為時過早,台灣希望與中國大陸優先處理經濟議題。馬英九並表示,美國繼續承諾對台軍售,對美台關係非常重要。5月9日馬英九在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專訪時再次明確對軍事互信機制表態,“這個議題太敏感,涉及台灣與美國關係,我們主要的軍備是來自於美國,因此我們非常謹慎”。

  台北也了解,要想維持台灣關係法對台灣安全的保障,必須付出代價,而軍購便成為表態的一項指標。馬英九上台以後,持續大量向美國採購武器。美國國防部2008年10月正式通知國會,有意出售台灣潛射魚叉飛彈、愛國者飛彈、E2早期預警機升級、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戰機零元件等六項武器系統,包含武器、配備及人員訓練等項目,軍購總額最高為62億6300萬美元,折合約新台幣2017億元。

  另外,為了配合台灣募兵制和軍隊轉型,美國防部整合評估室委託美國智庫蘭德(RAND)公司評估台灣未來的防衛需求。在走訪台灣各軍事單位後,蘭德公司認為,在2020年前,台灣須花費上兆元購買100多項新武器,包括空軍F-16 C/D戰機、第三代戰機及空中加油機;海軍的柴電潛艦、掃佈雷運兵直升機、近岸巡防艦和兩棲船塢登陸艦;陸軍的自走炮、戰車、近程反裝甲火箭彈等,是各軍種的“夢幻清單”。(2009年10月12日新聞報導)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國家利益”。這句話是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的信條,美國也自然深信不疑。美國一方面認為兩岸應該和平相處,因此對於軍事互信機制並不反對,但是美國又擔心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是否會影響美國的軍售與美國的利益。
美國也認知到兩岸和平發展是一條歷史的進程趨勢,不可能,也不必要阻擋,但是美國也絕不可能讓自己的利益與戰略佈局受損,因此,一方面錢是要賺,可是又不能夠把最好的武器賣給台灣;另一方面在兩岸互動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台灣方面的信任,讓美國有機會充分影響與掌握過程就變得很重要。

  9月到10月的幾件事,可以看成是美國與台灣互信的再次加強,也可以視為台灣容許美國力量的介入。一是先前所提的持續軍購;二是由長期與美國有高度互動,可以得到美方信任的楊念祖於9 月16日擔任國防部副部長,三是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於10月15日在政治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成立了麥克阿瑟安全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下設“國防安全”、“非傳統安全”、“兩岸和平”與“國家安全”等四個小組,未來將與美國、日本、大陸等地學者進行密切對話。很明顯地,有關兩岸互信機制的討論必然不會遺漏。美國透過多方位的安排,目的就是希望在兩岸未來的政治協商中,不以做一個旁觀者為滿足,而能產生實質的影響力。反觀台灣也樂於美國的參與,而將其視為安全的背書與保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