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四問曹董:要公投定錘還是水到渠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7 00:23:15  


 
  如果今天政治人物要在台灣來一個“台獨”公投,或一個可以造成“台獨”的公投,從而可能引發兩岸的戰爭,請問,如果贊同的是多數,等於不同意的少數也必須共同承擔戰爭的生命危險,請問這樣的“公投”有意義嗎?曹董所以反對“台獨公投”的理由應該也在此。同樣的,曹董的“統一公投”如果是以51%對49%通過,又假設人民都理性接受了這個結果,請問一下,我們如何照顧那些49%那些不願意統一的人民?他們的認同與未來生活如何處理?是依據國際習慣,讓他們在半年之內必須做一個不接受就是離開家鄉的選擇?這不是很殘忍與不人道嗎?我們的智慧應該不在於用甚麼樣的快刀斬亂麻方式,一次性地根本解決爭議,而是要找一個能夠解決根本爭議並兼顧情理法的有效路徑。

  曹董或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太習慣用數學的方法來思考問題,而忽略了在政治中有太多牽涉到無法用理性與數學計算的認同問題。對於企業家來說,結果重於過程,化繁為簡是必要的獲利思路;但是對於一個好的政治人物而言,不能為了急於找到答案而犧牲過程。政治的好與壞差別就是在這裡。

  曹董在思考兩岸關係時,還有一個知識上的限制。他說“從邏輯來說,不統就是走向獨,不獨就是走向統,‘不統不獨’跟‘要統也要獨’一樣,是互相矛盾的”。因此,他批評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是矛盾含混的”。我們同意曹董對馬英九兩岸政策“含混論”的批評,因為馬英九的確沒有大方向,但是我們不同意,他對於統獨的辯證詮釋,也不同意他將“統一公投”做為攤牌工具的看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名家專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