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李家泉:國民黨切勿成民進黨的俘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9 00:19:06  


 
  在這篇文章中,我不是只從眼前談起,而是刨根究底,從台灣回歸祖國版圖、國民黨代表祖國政府接管以後說起。從那時到現在轉眼65年了。其中特別是從李登輝主政到陳水扁主政的20年,許多問題都被攪渾了水,思想特別混亂,有些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也都成了問題。大至台灣主權歸屬,台灣人是否中國人,小至國民黨在台灣的功過,本省人與外省人的關係,以及其他許多事情的看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亂。所有這一切,對馬英九政權不能沒有影響。馬英九就是在李登輝和陳水扁經營20年後丟下的爛攤子基礎上上台的。要想在這樣的所謂“多元化”社會下,很快地理順關係談何容易。說實在的,也正是這些因素的存在,而時刻都影響和威脅著台灣社會的穩定和馬政權本身。我以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台灣社會出現這樣的那樣的問題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台灣從過去那種威權社會、專制獨裁社會,走向今天的多元社會、民主社會,應該說是一件好事。有些混亂在社會轉型中也是難免的,但願這個轉型過程不宜太久,尤其不能借著這個轉型走向分裂祖國的道路,那將為台灣人民和兩岸關係帶來無窮禍害。馬英九有錯應該批評以至批判,但馬英九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主張和解,和平發展,這是對的,但如因此給他扣上“傾中賣台”的帽子,這就不對了。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難道不應“傾中”、“親中”,而應“傾外”、“親洋”嗎?如果說“傾中”、“親中”就是“賣台”,民進黨有些人搞“傾外”、“親洋”,不就是典型的“叛國”、“賣國”嗎?還是不要亂扣帽子的好。還有,一個“民主”、“多元化”的社會,還要不要有相對的“集中”,從而使整個社會思想渙散,各行其是,使無政府主義泛濫,無法凝聚力量?是不是可以加以引導,以至通過辯論、交流、溝通、整合,使之逐步擴大共識,相對地趨於集中和統一,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建設社會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

  基於此,筆者在該文中提出以下當前台灣社會思想認識上的十大問題,意在提供國民黨執政當局及有關專家學者們研究思考。這十大問題,這裡再稍加修改,並簡要地歸結如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