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醫改方案塵埃落定 能否治愈看病難看病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4 01:45:32  


 
四、新醫改要打持久戰 三年難期必成

1、各方利益關係有待厘清 醫改目標降低調門

  溫家寶3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切實解决‘看病難、看病貴’”,而新醫改方案提出近期改革目標,却有一個很微妙的變化,即“今後3年,要以緩解群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爲重點,著力推進五項改革”,從“解决”、“著力解决”、“化解”、“破解”等底氣十足的决心和承諾到“緩解”的留有餘地,不難看出,有關當局對此還不敢過于樂觀。(美國《星島日報》)

  醫療衛生制度堪稱社會政策的“珠穆朗瑪峰”,迄今沒有哪個國家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改革稱得上又好又快。由于疾病譜的變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心腦血管、惡性腫瘤、糖尿病等成爲危害國人健康的主要原因,客觀上導致中國醫療消費支出龐大,經濟負擔沉重。再從操作層面看,醫改之難,在于它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至少關涉醫、藥、保、患、政、企六方利益,執行殊爲不易。即以醫改概括提出的“四梁八柱”(四大體系、八大支撑)來看,每一方面都有其深層矛盾,而且彼此盤根錯節,相互牽連,“剪不斷,理還亂”,改革的難度可想而知。解决這些矛盾和問題,必須統籌全局,循序漸進。同時,醫改涉及千家萬戶的利益,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新醫改注定是場“持久戰”,不可能“今天發布文件,明天解决問題”那樣速戰速决。(北京《人民日報》)

  而且中國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心態比較浮躁,衛生行業關乎人的生死病痛,更易使人情緒偏激。近年來,對醫生的不信任,和醫生從自身利益出發的大處方、大檢查形成惡性循環。這種醫患關係也給需要凝聚人心的醫改設置了不小的障礙。(山東大衆網)


2、醫改方案欠缺可操作性 制度細節還需完善

  中國未來發展什麽樣的醫療衛生制度模式,這一長遠目標在醫改方案中還沒有明確,因而公立醫院的規模、資源布局和職能如何確定,政府對公立醫院補貼的規模、方式如何確定,醫保和衛生的行政管理體制如何理順等重大的問題也沒有明確,這需要更進一步的試點、探索。(河南大河網)

  此外,在很多細節上面,人們幷沒有從新醫改方案中讀出它的可操作性。例如,公立醫院究竟應該怎樣改革?是“政事分開”還是“管辦分開”?無論是“政事分開”,還是“管辦分開”,都要求衛生行政部門轉變身份,從辦醫院轉爲監管醫院。可在這兩處事關醫療服務體制改革的關鍵點上,新醫改方案中却幷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北京中華網)

  僅以遏制醫院“大處方”、“濫檢查”等逐利行爲爲例,單純靠政府增加投入顯然不可能立竿見影,必須還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微觀制度設計,諸如建立行政部門、醫療保險機構等參與的質量監管和評價制度,推行醫院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等等。唯有這些“細節”都跟得上改革的步伐,執行起來才不至于“跑偏”。(遼寧《遼寧日報》)


3、警惕醫改“穿新鞋走老路” 政府不可包辦醫療

  對于新醫改方案,媒體上一片學者官員的叫好之聲。但如改革操作失當,這個方案最終還是要走進死胡同——就像不多的輿論所擔心的那樣,新方案將排斥市場,走上政府包辦一切的老路。

  當前醫療服務供需失衡相當嚴重,後果就是“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失衡何以如此嚴重?答案是醫療服務准入門檻和價格管制極其嚴厲,導致社會資源無法流入醫療服務領域以增多供給。更糟糕的是,政府財政投入却是逐年减少。197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中來自政府預算的比例爲32.16%,到1996年却下降爲17.04%。1997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决定提升政府衛生預算的增長幅度,可是隨後的幾年,政府預算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還是進一步降低,直到2004年才重新達到1997年17.04%的水平。因此,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周其仁教授將中國醫療體制簡單概括爲“政府管頭又管脚,就是不出多少錢”。這是非常糟糕的組合。(北京和訊網)

  現在按新醫改方案看,醫療體制是“政府管頭又管脚,同時多出一些錢”。政府出多少?明年,各級財政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增幅爲50%,幷逐步提高政策範圍內的住院報銷比例和門診費用報銷範圍和比例。有學者天真地認爲“如果人人都有醫療保障,個人付費比例大幅度降低或者不付,就沒有人會喊貴”。殊不知,中國醫療體制的最大問題,是管制嚴厲造成的醫療服務供給嚴重不足,而非有效需求不够。你這邊讓全民公費醫療,那邊醫生病床等等醫療服務供給却由于不足,最終價格會通過各種五花八門的方式漲起來。這又刺激財政再次增多公共醫療支出,最終變成一個無底洞——現在美國醫療費用占GDP的17%,這是好榜樣嗎?中國財政會將這個無底洞一直背下去?這是非常值得懷疑的事情。

  醫療支出急劇膨脹,社會經濟不堪重負,早就是歐美社會的公害了。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一方面全民醫保造成醫療需求惡性膨脹,另一方面是醫生行會壟斷組織有意識限制地醫療服務供給。而中國現在的問題是,政府嚴厲管制造成醫療供給不足,另一方面却由于財政分配潜規則造成未來醫療需求不平衡,真正的弱勢群體反而是最大受害者。而同時,政府衛生醫療支出不斷膨脹,侵蝕大部分財政資源。最後,我們可能還要再來一次醫改。(北京《經濟觀察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