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穩增長調結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新信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4 03:49:38  


 
一、把握經濟大勢 定調來年調控政策

1、把握經濟變與不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

  12月7日,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開幕之際,另一場決定中國明年經濟“氣候”的重要會議在北京落幕。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僅是為來年的經濟政策定調,也算得上是時近歲晚的一次中央工作會議,與會的高層不僅一個都不能少,還要黨政軍各部門首腦及地方各“諸侯”齊集,其規格較一年一度的中共中央全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不變”與“變”,進行了恰當的拿捏。(香港《大公報》)

  在中國,經濟問題往往也是政治問題,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涉及的議題也是無所不包,從官方新聞稿中2010年的工作要點中可以看到,會議在攸關中國經濟長治久安的大的主題上再一次沒有脫離民眾的預期,內容從深化改革,到維護社會穩定,甚至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都面面俱到,滴水不漏。(香港《明報》)

  宏觀政策的變與不變,這是會前各界關注的焦點。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宗明義地宣布,政府明年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一“不變”的承諾,打消了外界對於“經濟刺激政策退市”的疑慮。此次會議也在“變”字上做足了文章。會議提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重點要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統一起來,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要把加快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北京鳳凰網)


2、現時並非“退市”時機 降低市場“政策緊縮”預期

  研究中央的政策走向,固然要在這6000多字的官方新聞稿的字裡行間捕足微妙之處,更重要的還要看它未寫什麼。例如,過去一段時間被視為“退市動作”代名詞的“動態微調”就未出現在會議中,因為溫總理不久前才在會晤歐盟領袖時,曾告誡對方勿過早“退市”,否則復甦成果將“得而複失”。

  在今次經濟工作會議中,官方對目前外圍經濟環境的判斷是,“世界經濟復甦基礎並不穩固”。此外,全球經濟復甦的基礎十分脆弱,如果各國在此時競相採取退市政策,經濟必然發生逆轉,各國一年來的救市努力將前功盡棄。在此關鍵時刻,各國政府和全球投資者,都關注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定調。中國確定明年繼續實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有助避免全球經濟逆轉,令在“政策緊縮”預期下高度戒備的市場鬆了一口氣。(香港《文匯報》)

  這一決策至少考慮了3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回升基礎不穩固,對待經濟依然需要審慎的樂觀。其二,經濟的通脹風險尚不突出,還無需急於撤回刺激政策。其三,在4萬億的“猛藥”過後,即使需要進行政策調整,也必須要採取柔性、微調的方式來進行,避免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對經濟造成傷害。因此,在當前的發展節點上,強調“不變”,無疑是明智和負責任的選擇。(香港《大公報》)

  其實,中國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較早復甦得益於中國國家經濟刺激計劃、得益於中央和地方一系列工程的開工、得益於以國家投資為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這些工程和經濟活動目前正在建設中和進行中,一旦政策轉向,這些工程和經濟活動很可能中斷,這樣不但不能使中國經濟復甦的進程繼續下去,還有可能使已經取得的復甦成績也有可能喪失。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不得不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上海《上海商報》)


3、中國經濟去向何方 海外高度關注本此會議

  為期3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昨天在全球的高度關注當中落下了帷幕。在2009年保增長取得顯著成效後,中國的宏觀經濟去向何方,使這次被稱為一年一度的中國經濟最高決策的會議成為海內外高度關注的焦點。而本屆經濟工作會議所引發的關注度是空前的,從會議日期的撲朔迷離到明年宏觀政策的走向,都引發了諸多的猜測。而此種異乎尋常的關注,一方面折射出民眾對本次會議的莫大期待,另一方面亦說明,中國經濟面臨的種種困難和矛盾讓政策的選擇極為困難。(北京中國網)

  其實,中國政府歷年12月初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被稱為次年中國經濟政策走向的風向標,而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特別是此次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出色的表現,令本屬於中國勾畫本國經濟未來藍圖的會議,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因此可以說,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也暗含著全球經濟風向標的意義。可以這樣說,在金融危機中一枝獨秀的中國經濟,堪稱世界經濟的龍頭,其經濟投資、稅收、人民幣匯率政策都深刻影響著各國的心理。(法國《歐洲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