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衛生部創新名詞 微小青春期糊弄人?
1、概念無中生有 “微小青春期”乃是新名詞?
在衛生部新聞發布會相關通報和專家介紹中,公眾還聽到了一個有意思的新概念,就是“微小青春期”。網友谷歌、百度“微小青春期”,結果幾乎都來源于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內容。網友調侃稱,“新名詞誕生了”,辛辣的諷刺到處可見。《中國新聞周刊》甚至在網站上製作了主題網頁“與微小有關的青春期”:“誠邀各位公民記者談論自己的或者孩子的微小青春期經歷,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均可”,甚至建議增加“微小青春期”衛生課。(河南《東方衛報》)
記者調查,通過對一部分中文學術期刊的檢索,沒有發現與“微小青春期”有關的條目。同時,記者還試圖通過百度、谷歌、維基百科等幾乎所有搜索網站查找“微小青春期”的概念,仍一無所獲。私下接受記者採訪的兒科醫生包括兒科內分泌專家都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聽到這個新詞。那麼這個詞彙到底從哪兒來的呢?
在衛生部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垂體性腺學組組長伍學焱教授在提出“微小青春期”概念時,曾經非常肯定地提到了《威廉姆斯內分泌學》一書,並給出了準確的頁數。記者詢問了多名醫生,他們表示該書並非學醫的常見參考書,因此沒有收藏該書,也不清楚該如何查找。後經多方努力,記者終于找到了該書的第10版。記者發現,第1045頁的確有和伍教授介紹“微小青春期”的表述基本一致的一段文字,但是這一頁中沒有提出mini-puberty一詞。記者在對該書進行全文檢索後發現,通篇也找不到mini-puberty一詞。只有在該書所列舉的參考書目中,有一本書名中包括“minipuberty”一詞。(《北京晚報》)
2、衛生部兜圈子 新概念準確性引發質疑
可是,去掉一個“微”字,“小青春期”這個概念就頻繁地見于各類文獻和搜索條目之中。記者結合新聞發布會中兒科內分泌專家、衛生部專家組專家梁黎之前所做的有關“小青春期”的解釋,基本可以確定,所謂“微小青春期”,和“小青春期”是一回事。最終衛生部網站選擇了前者,一個比較生僻的概念,不知何故?客觀上來講,可以說是讓試圖瞭解這一概念的非專業人士們不得不繞個大彎子。
在“微小青春期”的英文表達上,也存在同樣的狀况。人民網英文版、環球時報英文版等多家媒體所做的翻譯是“minimal puberty”,而衛生部首頁上所做的翻譯是“minipuberty”。經記者在搜索引擎上查找後發現,minimal puberty這個詞最罕見,似乎只有中國媒體在使用,而minipuberty的相關條目也是少得可憐,在英語醫學書籍上,最常出現的是mini-puberty這個詞。
對於mini-puberty,就能找到很多予以定義的書籍了。記者在google圖書中搜索到了3270本與mini-puberty有關的圖書,其中愛思唯爾公司出版的一本《兒科學》就認為,由於新生兒生殖軸系的完備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出生後直至4歲的女童都可能存在mini-puberty,期間可能見到乳房輕微變大的情况。包括其他一些圖書在內,這些關於mini-puberty的表述與衛生部專家的表述基本符合,因而也不難看出,mini-puberty與“微小青春期”或“小青春期”其實是同一概念。(《北京晚報》)
調查的難度之大不必多說,可結果還是不能讓人滿意,因為除了衛生部的官方文字,記者仍然沒能找到“微小青春期”的準確描述,而專家以為佐證的書籍中却缺失了本該出現的證明關鍵字,更讓人對這個詞彙的準確性產生了懷疑,記者由衷地感到,如果衛生部和專家們能夠選擇一些常見的概念,一些可以直接表達所述概念的書籍,可能更有利于公眾的消化和理解。(北京中國網)
3、力證聖元安全 “微小青春期”成了擋箭牌
因為“微小青春期”的提出者只拋出了新詞却沒有進一步的科普,對於怎麼理解微小青春期、為什麼之前從來沒有提及這個概念、出現微小青春期後對孩子有什麼不良影響等問題,雖然是公眾的疑問,雖然跟此次事件緊密相關,却沒被一並發布。(《北京晚報》)
衛生部門檢測調查的結果,聖元奶粉不存在任何問題,3例早熟的病例再次會診和回訪的結果,證明患兒生長發育也沒問題,僅能判斷為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與聖元奶粉也沒有關係。相關專家和教授又用一般聽不太懂的專業知識,千方百計地讓人們相信聖元沒問題,奶粉沒問題。(山東《魯中晨報》)
此結論一經宣告,網絡和輿論一片嘩然,鄙人瀏覽了發布相關信息的網站網友的留言,除了質疑還是質疑,除了搞笑還是搞笑,除了失望還是失望;雖然衛生部已經做出了“性早熟”與聖元無關的科學結論,結果是反而在消費者的心理更加坐實了“性早熟”與聖元奶粉絕對有關的猜想。(浙江在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