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鄧小平為何交待與蘇聯人見面時只握手不擁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0 11:14:46  


1989年5月16日,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原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
  小平同志是我黨對外關係的決策人之一,與蘇共及其他共產黨的領導人多次舉行過談判。他對國際共運的歷史十分了解,也清楚黨與黨的領導人見面時那種“擁抱貼面禮”獨特的政治含義:20世紀五六十年代“社會主義陣營”的那種結盟,以及隨後蘇聯東歐“大家庭”的那種“抱團”。見蘇聯人時“不擁抱”——這是老人家針對20世紀下半葉那段曲折的國際共運史和中蘇關係史有感而發。

  我在外交部工作期間,曾有幸對鄧小平同志進行過零距離觀察,與他的女兒談起過其父親,還有機會聽部領導傳達這位中國領導人的指示精神,聽當事人講述老人家的趣聞。

  從“山重水複”到“柳暗花明”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蘇聯1991年12月26日正式解體,中蘇關係經歷了42年零86天的風風雨雨、陰晴圓缺。

  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從十年全方位友好,到十年意識形態對立,再到十年軍事對抗,直至兵戎相見,雙方的傷亡都很慘重。由於“冷戰”轉入“熱戰”,盟國成了敵國,“本是同根生”,卻“相煎”一二十年,雙邊關係幾乎陷入“山窮水盡”的絕境。

  20世紀70年代末,小平同志複出後,著手實行強國富民、緩和世界局勢、與各國友好合作的務實政策。調整對蘇關係這一影響戰略全局的大事,自然也就進入到他的視野中。差不多與此同時,蘇聯與美國爭霸已經力不從心,逐步從對外擴張的頂峰往下跌,從而被迫實行戰略調整,也開始思考如何緩和對華關係。這兩大因素客觀上使得雙方“相向而行”,中蘇關係“絕處逢生”因而也就露出了一些曙光。

  勃列日涅夫傳來“絕唱”(去世前發出改善中蘇關係的信號),小平同志通過多種渠道作出回應,並採取高屋建瓴、堅持原則、穩健靈活、鍥而不舍的對策。

  在小平同志的不懈推動下,經過長達6年異常艱難的中蘇政治磋商,蘇聯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蘇聯威脅中國安全這一關鍵問題上的態度,終於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下決心卸掉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這個歷史大包袱,從而消除了牽制中蘇關係正常化的最大障礙。

  經過異常艱辛的十年政治對話,“山重水複”已達一二十年之久的中蘇關係,終於迎來了“柳暗花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