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據人民網報導,引 子
這是一條河的故事,也是一座城的故事。
1983年12月16日,《北京日報》一版刊發《全面整治亮馬河工程開工》,報導北京市朝陽區“黨政軍民學各界兩千多名幹部、群眾”為亮馬河義務清淤的場景,那時的人們盼著“河水清澈,水面能劃船,水中能游泳”。
同樣是一版。2023年11月14日,本報以《亮馬河 靚起來》為題,講述朝陽區以河道治理帶動城市更新,“河流與城市相互成就,亮馬河成為新時代北京城市更新的一張名片。”
一條河,兩篇報導。40年前人們的期許,在新時代有了答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是北京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北京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北京扎實推進減量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成為全球矚目的雙奧之城、天藍水清森林環抱的綠色之城、創新指數躍居全球前列的創新之城、數字經濟特徵明顯的活力之城。
“在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上走在前、在引領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上走在前、在推進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上走在前、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上走在前”。作為北京市人口第一大區,朝陽區著眼首都發展大局,立足自身優勢,全面落實北京市委對朝陽區提出“四個走在前”的要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朝陽實踐正邁出堅實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