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華人網絡 ->> 美洲 CNML格式】 【 】 【打 印】 
華人在海外要增強法律意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8 10:29:20  


  中評社香港12月18日電/近日,有媒體報道了紐約一位華人家長,有可能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觸犯法律”的事件。華人群體如何積極了解所在國的法律,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引起人們的關注。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事件中的家長像往常一樣送兒子上下學,但是卻不知道,孩子在自己走後悄悄離開了學校。學校在孩子逃課一周後聯繫家長,但是電話聯繫不到,信件也沒有到達父母手中。於是最終報警處理,兒童福利局介入調查。父母作為監護人,因為沒有保證未成年人正常受教育,所以可能面臨指控。表面上看來,此事是因撫養孩子過程中的疏忽,而被別國法律制裁。深究起來,卻是華人對異國他鄉法律缺乏必要的認識。

  由於缺乏對所在國法律的認識,華人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自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卻可能已經觸犯了該國的法律。意大利媒體近日報道了羅倫薩的4名華人青年,因持噴漆罐準備在一節客運車廂上繪畫,被指控對國家鐵路設施造成破壞。本只是想張揚個性的行為,卻觸犯了別國的法律。

  深處異國他鄉,本來就面臨語言溝通上的障礙。如果再對所在國的規章制度與法律法規不清不楚,那麼華人還可能面臨不必要的糾紛,以及有苦難言的窘境。美國一對華人夫婦在沒有任何法律咨詢的情況下,簽署了一份沒有期限的臨時領養協議。由於不了解相關法律,這對夫婦誤以為只是暫時放棄對女兒的撫養權,從而讓其接受醫療保險。這使得他們在日後想要回女兒時,進行了歷時8年的訴訟,其中等待的煎熬與後悔的辛酸可想而知。 

  因此,海外華人在國外生存,不僅僅要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更要積極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儘管是自身不知情,但是一旦觸犯了法律,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只有對居住國法律有比較清醒的認識,華人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