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門裁軍計劃體現台當局深層次戰略目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16 16:44:31  



  夢想“决戰境外” 

  台灣當局有計劃、有步驟地調整外島駐軍編制與規模,有軍事、政治等多重考慮。 

  調整“外島戰略”旨在圖謀“决戰境外”,外島變成台軍實施“先制反制”作戰平台。軍事分析人士指出,“金門裁軍計劃”再次體現了台灣當局一些深層次的戰略目的和考慮。 

  首先,盡管對金馬是否完全非軍事化、金馬戰時要守到何種程度等問題,台軍內部意見仍然不盡相同。但是,從台軍降低金馬防衛部層級、取消兩防衛部旅級單位以及將金門唯一的裝甲打擊力量(584裝甲旅)調回台灣本島等舉措可看出,台軍“戰略收縮、力保本島”戰略和金馬駐軍“縮减而不盡撤”政策逐漸成形。同時,表明未來台軍在强化外島威懾力量同時,將大力加强本島防禦作戰體系。 

  其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台軍在進行金門裁軍的同時,却持續在外島部署先進遠程武器,揚言要將火力提高1.5倍。台軍這種對外島進行“火力換兵力”調整,與陳水扁當局推行“决戰境外”戰略是一脉相承的。台灣當局借此不僅希望外島能够爲本島的防禦作戰爭取更大的防禦縱深和預警時間,更希望將外島打造成“威懾大陸”的基地及實施“先制反制”作戰的平台。

  衆所周知,陳水扁上台不久便提出“决戰境外”的構想,將台軍軍事戰略由“守勢”轉向“攻勢”,把“先制反制”作戰視爲“實戰威懾”手段,幷提升至戰略層次。在這一戰略思想指導下,台軍將擁有縱深打擊大陸目標的武器視爲“拒統謀獨”的救命稻草。台軍在縮减金門駐軍規模同時,却持續在外島部署先進攻擊武器,就是爲了彌補導彈射程不足的弱點,歸根到底是在落實“决戰境外”戰略。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台軍“外島戰略”曾發生過數次重大變化,每次變化都有著深刻的軍事戰略背景。顯然,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反攻大陸”,到90年代的“守勢防衛”,再到陳水扁上台後的“决戰境外”,外島尤其是靠近大陸的金門、馬祖,已從台軍發動“反攻大陸”行動的跳板,逐漸演變成台軍實施“先制反制”作戰的平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