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美專家宣稱:中國正在爲未來太空戰作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0 14:20:11  


 
  ◎美國專家“建構”的中國太空戰理論框架

  近幾年來,美國對中國在航天領域的進展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刊也曾多次報道美國媒體或研究機構對中國航天發展的報道和評論。但是,與此前這些偏重技術層面的報道不同,鮑氏的研究報告不再通過捕風捉影的手段羅織中國發展太空武器的“罪名”,而是以他的個人理解,建構起來了一整套所謂“中國的太空戰理論體系”。我們且來看看這位美國防務專家如何越俎代庖替中國建立太空戰理論的。

  鮑氏的“中國太空戰理論框架”中,包含了對太空戰的具體定義、要素、武器裝備、指導思想、作戰理論、基本原則等元素的具體闡述。首先他認爲,美國軍方幷沒有具體定義太空戰的概念,但中國的學者賦予太空戰以大量的定義。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術語》對太空戰的定義爲:“敵對雙方主要在外層空間進行的軍事對抗活動,包括外層空間的相互攻防行動以及外層空間同空中或地面之間的相互攻防行動。”《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對太空戰的定義爲:“敵對國家在外層空間進行的軍事對抗。亦稱空間戰或太空戰。包括外層空間的軍事攻防行動,由外層空間攻擊空中或地面目標的行動,以及由地面或空中實施的、目的在于破壞航天系統或使之失效的行動。”鮑爾皮特認爲,中方對太空戰的定義所體現的太空戰的發展重點與美國空軍對軍事太空行動四個方面的描述不謀而合:

  1.力量增强以提供使海、陸、空及軍事空間行動力量增强的能力爲重點,其六個子系統爲天基太空導航、衛星通信、環境監控、偵察和威脅預警、指揮與控制以及信息作戰;

  2.太空支援提供向太空發射資源,重置、回收和維護軌道上的太空資源以及按要求運行太空資源的能力;

  3.太空控制確保己方在太空中的自由行動幷遏制敵方在太空中的自由行動。太空控制包括三個子系統:太空偵察、反太空、以及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4.力量運用通過直接和快速的運用太空的力量來實施全球作戰以阻敵地面行動和進入幷利用太空。其主要目的爲提供精確、快速、全球的打擊能力,可阻止侵略或達成軍事目標。

  根據太空戰的特點,鮑爾皮特將中國太空戰的作戰模式總結爲三點,而且他認爲,這三點也濃縮了美軍空軍進行太空戰的特點:

  1.太空保障作戰大體相當于美國空軍的太空保障行動,但只包括了各種太空飛行器的發射和回收而沒有涵蓋涉及衛星控制的行動;

  2.太空支援作戰其任務範圍正好與美國空軍的力量增强的任務範圍一致;

  3.對抗作戰或攻擊作戰該作戰任務範圍非常廣泛,包括了美國空軍太空控制和力量運用任務的方方面面,其中涵蓋了利用天基武器對抗地面目標、利用陸基武器攻擊天基目標和利用天基武器對抗其它天基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