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美專家宣稱:中國正在爲未來太空戰作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0 14:20:11  


 
  鮑氏認爲在太空戰武器裝備方面,中國所關注的不僅包括太空戰支援裝備,如偵察與導航系統,還包括打擊武器。他系統地列出了中國現有及按照發展趨勢即將擁有的武器裝備,幷按照其作戰運用可將其分爲四類:

  1.太空作戰平台可用來襲擊天基或陸基目標,幷實施支援行動。主要包括“航天飛機”、“空天飛機”、“載人航天器”、“空間站”;

  2.支援裝備例如通信衛星、導航衛星和偵察衛星;

  3.保障裝備例如航天器發射與回收裝備,以及太空戰運載裝備;

  4.太空防衛武器系統它主要由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和反航天器武器組成。除此之外該系統還采取一些例如覆蓋、隱藏、阻斷和欺騙等被動手段。導彈部隊、空軍和特種部隊對抗空間行動的地基部分也可能包含在內。

  目前,美軍現有的太空戰裝備,以及列入計劃進入研發階段的裝備主要有:航天飛機、空天飛機、航天母艦、空間站、通信/導航/偵察/早期預警/氣象衛星、航天器發射裝備和回收裝備。武器系統主要包括針對衛星的打擊衛星、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動能武器、導彈(核能和非核能)、軌道轟炸武器(核能和非核能)。再輔以計算機網絡戰與規避、隱藏、欺騙等被動手段,這三部分組成了現有及未來二十年美軍太空戰的主要作戰力量。

  鮑氏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已經擁有相當的空間研究能力。中國衛星發射的商業化進程已日臻成熟,已有能力派遣多人同乘航天器進入太空,幷將登月與空間站建設列入日程。這些舉動美國都不應掉以輕心。太空戰理論的重中之重鮑爾皮特在研究報告中將太空戰的指導思想歸納爲空間機動、全維聯合以及全域攻擊。

  所謂空間機動就是利用航天器運動速度快,且不受國界、氣候以及晝夜限制的特點,運用航天器在太空實施大範圍的機動作戰;全維聯合是指利用太空資源將陸、海、空戰場和電子信息系統緊密結合。通過聯合,太空資源可使地面武器系統力量倍增。更重要的是,太空資源不僅可以爲聯合作戰提供保障,其自身就具有進攻和防禦能力;全域攻擊是指運用空間軍事力量爲整個戰爭系統提供全天時的偵察、導航、通信、指揮、控制等方面的作戰支援,進而運用天基武器系統對地面和空間目標實施攻擊。軍事空間作戰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階段。目前太空戰仍處于最初發展階段,距離第二階段的空天作戰和第三階段的利用太空力量對地球表面目標實施戰略攻擊還有相當差距。

  指導思想决定作戰理論,太空戰的作戰理論,即制天權理論和空天一體理論,使太空成爲確保戰爭勝利的首要戰場。

  鮑氏指出,解放軍的制天權理論是指保證己方在外層空間的行動自由,阻止敵方在外層空間的行動自由和限制敵方利用外層空間資源。他聲稱,他在研讀了解放軍大量關于太空戰理論的論文著述後,提煉出了解放軍關于太空戰的幾大基本原則:統一指揮,分散實施;全程使用,聯合作戰;嚴密防護,慎重用兵;快速反應,速戰速决;立足實戰,注重威懾。

  ◎中國拷貝美國太空戰略?

  太空對于人類而言是一個未知遠大于已知的領域,太空戰作爲一種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作戰樣式同樣如此。各國對于越來越成爲國家安全組成部分的空間安全都在進行深入研究。就純學術層面而言,太空戰理論是沒有國界的,各國都在對其他國家的研究成果都在加以再研究和利用。但這樣的學術行爲到了美國一些所謂專家眼里,就成了中國拷貝美國太空戰略。

  鮑爾皮特聲稱,中國太空戰的思想絕大多數來源于美國有關太空戰的文獻。理由則僅僅是中國的一些出版物引用了美軍有關太空戰的文件和書籍。如《美國航天司令部長期規劃:2020年設想》、《2010聯合構想》和《2020聯合構想》;如詹姆斯·奧伯格編寫的《天權論》。爲證明這一點,鮑氏還進行了一番尋章摘句來“佐證”,他提到,美國航天司令部文件中關于太空軍事使用的發展演變時有這樣的句子:“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太空力量主要用來支援戰略層面和戰役層面的陸、海、空作戰。到了21世紀前期,太空力量發展成爲一種獨立的戰爭媒介。同樣地,隨著重要性的不斷增强,出現了太空部隊,用來保護國家軍事和商業利益和太空力量。”

  中國與美國看待太空軍事使用的相似觀點,鮑爾皮特就認爲這是中國在拷貝美國的太空戰戰略。他甚至還抱怨美國防部不應該公開美軍的太空構想和太空武器化不可避免的觀點。因爲這導致"驅使"其他國家發展太空力量來抗衡美國,迫使美軍不得不重新查找可能會影響美國安全的隱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