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將軍宣稱中國開始測試反衛星高能微波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2 16:56:22  


資料圖:反衛星太空武器想象圖。
  12月13日,美國衆議院通過《2008年國防部授權法案》,其中特別規定:美國軍方向國會提交的解放軍年度軍力報告中,必須包括中國發展電子作戰的能力。關注世界上主流國家某方面作戰能力,幾乎就意味著美軍將發展某方面的作戰能力,因此,美國衆議院的這一規定,引起了軍事觀察家的注意。 

  渲染中國電子戰力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技術與國家政策項目組負責人詹姆斯·劉易斯曾指出,對于那些軍事力量與美國不在同一等級的國家而言,電子戰可以爲其帶來一種“非對稱優勢”——利用新型武器和戰術去攻擊某一方面的某一組成部分,而這可能正是美軍的弱點和易受攻擊之處。 

  確實,在現實戰鬥中,電子戰的首要攻擊重點是敵方的C4I(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系統,而C4I系統對于向來講究“諸兵種協同立體化作戰”的美軍而言,又無疑是其聯系各種兵力和武器平台的“神經”——只要C4I系統受損,美軍很有可能陷入各自爲戰、首尾不能相顧的糟糕局面,幷讓美軍整體協同作戰能力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踪。所以,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爲電子對抗注入了更多的元素之後,爲了免讓自己成爲電子戰的犧牲品,美軍更是非常注意潜在對手——甚至世界上所有主流國家——電子戰發展方向上的任何動作。 

  因此,美國五角大樓的《中國軍力報告》其實在2006年就已經開始關注中國電子戰的發展方向了。在該報告中,美國軍方指出:解放軍的理論家們已經關注“綜合網絡電子戰”的內容,以勾勒出針對C4I系統關鍵部分的電子戰、計算機網絡戰和有限動能打擊的主要使用方法,這樣將有利于中斷、瓦解敵方戰場中的網絡信息系統。解放軍已經建立了信息戰部隊,幷發展各種計算機病毒以攻擊敵方計算機系統和網絡,同時采取措施保護友方計算機系統和網絡。解放軍已經將計算機網絡戰在其軍事演習中的角色進一步提升,例如2005年舉行的演習中,就融合了信息戰的進攻行動,主要表現爲對敵方網絡系統首先發起攻擊。 

  此外,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詹姆斯·卡特賴特將軍更是公開指出:中國不僅正在積極致力于計算機偵察,而且還在努力獲取實施計算機攻擊的能力。中國軍方還對發展反衛星破壞能力非常感興趣——中國的高能激光束可以用于永久性或暫時性地使衛星“失明”,而且中國的研究者也已經開始測試可以用于阻塞衛星通信的高能微波武器。 

  美軍要立體監視亞洲 

  隨著世界經濟重心向亞太地區的偏移,亞太地區已經成爲美軍重點關注的地區:不僅准備在2010年前將11艘航母中的6艘部署在太平洋海域,而且,還在努力讓該地區的美軍電子戰水平達到和平時期最完美的地步——立體化監視、威懾亞洲。 

  現在,美國對亞太地區的監視及探測手段主要有下列四個方面——間諜衛星、預警機(偵察機)、陸基遠程雷達以及游弋在太平洋的宙斯盾艦。1991年,美軍發射的間諜衛星就已經在收集亞太地區彈道導彈的發射情報了;隨著美軍航母在亞太地區絕對數的增加,其艦載預警機原本就擁有的獨特優勢將更加明顯,而且,據美國《空軍雜志》透露,第一架美軍最先進的高空無人偵察機“全球鷹”還將于2009年部署在關島,到2014年時,該基地的“全球鷹”偵察機總數將達到10架之多;美軍在日、韓及亞太其他地區部署的超大型雷達網,不僅增加了其控制範圍,而且也提高了本身的安全性;至于在亞太地區巡航的宙斯盾艦,盡管其監測距離僅爲300多公里,但由于其數量較多而且機動性較好,因此,也成爲了美軍亞太電子戰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來源:國際在綫-世界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