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解讀中國維和部隊:傳染疾病成最大威脅(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4 16:15:53  


中國首批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兵分隊分隊長上官林宏(左)與南達爾富爾戰區部隊司令奧拉迪波握手。
2007年11月24日,中國維和工兵先遣分隊抵達蘇丹達爾富爾。(資料圖)
  2008年首期,《世界知識》推出“過去一年中國外交十大亮點”,外交部亞非司司長宋愛國對我國以組合行動推動解决達爾富爾問題作了點評。

  2007年7月3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决議,决定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派遣約2.6萬人的聯合國—非盟混合維和部隊。10月27日,蘇丹政府和反政府派別在利比亞蘇爾特恢複和談,這是國際社會推動達爾富爾和平進程的新起點,是蘇丹政府和反政府派別對話的新契機。中國在解决達爾富爾問題上發揮了建設性作用。2007年11月下旬,一支由135名中國軍人組成的維和先遣分隊飛越萬水千山,抵達位于非洲東北部的蘇丹共和國達爾富爾地區。這是聯合國派往該地區的首支維和部隊,它標志著舉世矚目的聯合國達爾富爾維和行動正式展開。

  近幾年來,人們通過電視畫面不時會看到聯合國維和人員在世界上一些沖突地區維持和平的身影,他們那帶著特殊標志的著裝讓戰亂中的人們看到了希望。

  “藍盔”:以維持和平爲使命

  通常所說的聯合國維和行動大體可分爲維和部隊、軍事觀察團和民事機構三類。維和部隊主要由成建制的武裝部隊組成,軍事觀察團通常由非武裝的軍官組成(不携帶武器),民事機構主要由文職人員組成。它們受聯合國大會或安全理事會的委派,活躍于世界上有沖突的地區。從著裝上看,聯合國維和人員頭戴天藍色鋼盔(故有“藍盔”部隊之稱)或藍色貝雷帽,上有聯合國英文縮寫“UN”,臂章綴有“地球與橄欖枝”圖案。聯合國規定在執行國際維和任務時各國的軍隊著本國軍隊的制服,佩帶本國的軍銜標志,左臂佩戴本國的國旗,右臂佩戴聯合國旗。聯合國維和部隊執行任務時必須公開自己的存在,行進時必須走在最引人注目的公路、廣場、熱鬧地段等公開場合。他們的任務是:監督停火、停戰、休戰和撤軍;觀察幷報告沖突地區的局勢;隔離沖突各方,協助恢複沖突地區治安或維持沖突地區秩序;開展預防性外交、維持和平與重建和平;監督大選或公民投票;保護和分發人道主義援助;幫助掃雷和難民重返家園;等等。在聯合國安理會還設有軍事參謀團,主要由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軍事代表組成,負責在維和問題等各種軍事問題方面爲安理會出謀劃策,幷檢查各成員國提供的維和部隊的實力與准備程度,還負責向各成員國反饋其維和部隊執行任務的情况。

  盡管《聯合國憲章》沒有對維和行動做出明確規定,但是曆經近60年的實踐探索,國際社會已經形成了以下四條公認的維和行爲准則。

  一是合法原則。即維和行動必須遵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必須獲得正當授權和明確的任務;維和部隊通常要由安理會或聯合國大會授權建立;聯合國維和人員必須接受聯合國授權指揮;等等。根據這些原則,當前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不屬于維和行動。聯合國官方網站還指出,由于美國在朝鮮戰爭中建立的所謂“聯合國軍”幷不受聯合國指揮,也不屬于聯合國維和部隊。

  二是同意原則。即維和部隊的進駐與活動,需由安理會或大會决定,幷征得有關各方同意(其中15個理事國中,最少有九個國家贊成,而且中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五個常任理事國沒有投反對票),然後授權聯合國秘書長組織;而且,聯合國維和行動只有在沖突各方同意之後才能進行,維和部隊由哪些國家組成,采取哪些維和措施,事先應得到沖突各方的同意,以免聯合國維和部隊成爲新的沖突一方。進駐後,一旦該國政府提出撤軍要求,必須立即撤出。

  三是中立原則。參加維和的成員必須來自與沖突各方無直接利害關系的國家。維和部隊不同于普通的軍隊,它沒有戰場,沒有敵人,是一支政治外交部隊。它必須嚴守中立,不得卷入沖突的任何一方,更不能幹涉所在國內政。但也曾有過違背此原則的維和行動。如1999年北約空襲科索沃後,安理會决定在科索沃部署“國際安全存在”。但北約一些部隊偏袒阿族的“科索沃解放軍”,推遲解除收繳其武器的日期,結果導致多起針對塞族的暴力仇殺事件發生。

  四是最低限度使用武力原則。即維和人員不得使用武力去達到維和的目的,只有在迫不得已時——如保護戰友、聯合國財産,對企圖使用武力者進行反擊等情况下,方可使用武力進行自衛。否則,只能撤出。如1993年,以美軍爲主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企圖强行解除索馬里各派武裝,遭到武裝襲擊。美軍動用武力實施報複,結果遭到更大規模的反擊,共有102名維和人員陣亡,其中美軍陣亡44人。由于維和人員損失巨大,而且完全失去了當地民衆的支持,維和部隊被迫于1995年 3月3日全部撤出索馬里。

  經過長期探索,目前聯合國維和行動已形成了一套相對規範的指揮體制。其指揮機構通常分爲兩大部分,一是位于紐約聯合國總部的維和行動部,二是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任務區。維和行動部是聯合國實施維和行動的總指揮部,其最高首長是主管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現爲法國人讓—馬里?格諾,2000年起任現職,曾于2002年和2007年訪華)。中國現有多名參謀軍官在該部任職。維和任務區是聯合國向各沖突地區派出的維和指揮機構,其最高長官通常爲“秘書長特別代表”或 “助理特別代表”,負責指揮任務區內所有聯合國維和人員,包括軍事觀察團、維和部隊、民事機構等。2007年8月,中國國防部維和辦公室官員趙京民少將被任命爲聯合國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團部隊指揮官,他是首位被聯合國任命爲維和部隊高級指揮官的中國軍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