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俄軍事航空合作點評:應形成協同生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3 10:23:10  


 
  中俄軍事航空領域合作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應當形成協同生産能力。

  現代戰鬥機的造價昂貴,生産數量不大。以中國爲例,大約需要維持一支1500架戰鬥機的空中力量,其中包括3-4個機種,因此每個機種的保有量是300--500架。現在研制一種新戰鬥機的周期約爲20年,也就是說,現有飛機生産期約爲20年,所以一個新機種的年平均生産數量爲15~25架。考慮到早期和後期生産數量較少,中期産量較大,最高年産量大約爲30--50架。30-50架的年産能力在平時是足够的,在戰時就會非常不够。在戰時雖然可以通過緊急體制提高軍品産量,但同時也會不可避免地受到技術禁運等制裁,主要工業基地和運輸綫可能受到攻擊,因此在現代戰爭中,如果敵對雙方勢均力敵,戰鬥機的生産能力就不能滿足戰時的劇烈損耗。

  如果中俄形成協同生産能力,則可以解决這一矛盾。中俄兩國戰略縱深都很大,在一國發生戰爭時,另一國的國土相對比較安全,且雙方接壤,運輸方便。 

  由于兩個國家都是世界大國,在航空工業上必然堅持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在一些重要型號,比如新一代戰鬥機的研制上,肯定是强調以我爲主,所以很難在關鍵飛機型號上形成共同研制的模式,但是,仍然可以通過統一技術標准、關鍵技術互換和統一人機界面來實現協同生産能力。

  盡量統一發動機的尺寸規格、接口設計和推力等級,使發動機具有互換性,或者通過不大的改動就能够兼容對方的發動機。目前殲一10和殲一11就可以做到這一點,FC一1也使用了俄羅斯的RD一93發動機。假設中俄能各自形成推比爲8的一級發動機200台的年産能力,則兩國一共可以形成400台的生産能力,按照單雙發機2:1的數量比,可以年産殲一10級別的飛機200架,殲一11級別的飛機100架,數量比較可觀。 

  機載導彈造價昂貴,存儲條件要求高,平時不易多儲備,戰時消耗却十分驚人。通過統一航電系統的標准,或者通過預留接口的方式,可以兼容對方的航電設備和機載武器。

  統一人機界面的設計風格,采用通用語言符號,或者采用可互換的兩套符號體系,增加人員訓練的交流,可以使一方飛行人員能够迅速掌握另一方的作戰飛機。提高地面保障設備的通用性,互相建立維修綫,可以使地勤人員能够維護另一方的飛機。

  通過這些措施,在戰爭爆發時,一方可以從另一方迅速獲得作戰飛機或者零部件的補充,提高戰爭力的持續性。現在中俄雙方可以說是面臨著共同的潜在戰爭威脅,尤其是在航空領域,對手其實十分明確,因此雙方應當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實現共同發展,達到互利互惠的目的。(來源:《艦船知識》雜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