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揭秘俄軍猛禽斯基真面目:機動性高於F22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31 10:26:04  


PAK FA方案效果圖。
  胡秉科 龔旭東 譚健美

  前蘇聯在米格一29和蘇一27投入批生產後,就開始考慮第五代(國際上通稱的第四代)戰鬥機的研究工作,1986年6月決定由米高揚設計局負責研制重型多功能前綫戰鬥機MFI,即1.42和輕型前綫戰鬥機LFI。由於當時仍處哥冷戰時期,MFI將用於在全球和高強度區域性衝突中執行對空和對面作戰任務,俄羅斯國家航空系統研究院模擬計算的空戰效能比美國的F一22高20%,將形成一定的威脅力量。而LFI則用於在局部和低強度區域性衝突中執行作戰任務。前蘇聯同時決定由蘇霍伊設計局負責研制S-32前掠囂試驗戰鬥機,但其受重視程度排在前兩者之後。

  按1986年的研制計劃,MFI及其簡化的縮小型LFI應在2000年服役,但在1990年初停止發展LFI,1994年完成MFI第一架原型機(米格1.44)的組裝,由於存在某種技術問題,研制經費不足,該機一直拖到2000年2月29日和4月27日才完成兩次升空飛行(原計劃進行試飛27次),現停在機庫中,處於休眠狀態。 

  PAK FA計劃多次變臉

  蘇霍伊設計局利用出口蘇-27系列飛機得到的經費,成功的研制了S一32,并改名為S-37,隨後又稱為蘇一47,至今已完成200次飛行。考慮到航空科技的進步和俄國的實際情況。上世紀末俄國對21世紀戰鬥機的需求發生了變化,當時的俄空軍司令認為,米格1.42和蘇一47不能滿足需求,俄空軍提出研制前綫航空兵未來航空武器裝備(PAK FA),即新的第五代戰鬥機,并於2001年4月提出戰術技術要求。米高揚和蘇霍伊兩設計局圍繞研制PAK FA的要求,以“技術建議書”的形式進行競標。在兩設計局的建議書中都提出各自選定發動機的雙發飛機方案。2004年4月26日,政府委員會選定蘇霍伊設計局的方案勝出。

  PAK FA是“前綫航空兵未來航空武器裝備”首字母的縮寫,俄羅斯國內媒體最早是在2000年初首先知道該項目的這個名稱。但是由於保密原因,稍後在俄國的公開刊物上消失。2004~2005年在蘇霍伊設計局的報告中使用非保密的代號I一21(21世紀的戰鬥機),再後來I一21這個代號也消失了,俄羅斯的官方文件中稱其為T一50(蘇霍伊設計局內部該項目的代號)。

  PAK FA將成為俄國21世紀的基本前綫戰鬥機,可以代替米格一31執行截擊任務。能改型為偵察機,并以此為平台發展成取代蘇-33的新型艦載機。俄羅斯政府則希望該機能够重振俄國軍工產品在世界上的聲譽,并提高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就目前公開的的一些技術、戰術參數分析,可以得出俄羅斯空軍對未來PAK FA戰鬥機的主要要求如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