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足球坐擁“大金礦” 天天哭窮沒錢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9 09:59:26  


  中評社北京5月29日電/在西方足球強隊眼中,中國足球市場是一個令人眼饞的“大金礦”。然而,中國足球隊坐擁這個“大金礦”,卻成天嚷著沒錢花。

  據揚子晚報報道,早在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的第一個年頭,歐洲列強就瞄著了中國的足球市場。只不過當時的歐洲豪門目的很明確,就是打著名號來走穴賺錢。因此來華的球隊雖然名頭響卻“濫竽充數”,最具代表性的比賽是1994年國足以4比2擊敗桑普多利亞和此後的幾年時間裏,北京國安連克AC米蘭、阿森納和弗拉門戈,創造了“工體不敗”的神話。

  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中國足球的水平,什麽“不敗”有多可笑。在那幾年裏,過分的“濫竽充數”使得中國球迷開始不買賬了,如當年參加上海一個邀請賽的愛爾蘭球隊後來被證實是由一幫業餘球員組成的;甚至還有一支自稱比利時甲級勁旅的球隊,後來被證實比甲名單中根本沒有這個球隊。從1997年開始,中國的商業比賽進入了第一次低潮。

  看到“濫竽充數”的惡果後,足球豪門開始改變策略,即使是來“走穴”賺錢也要動真格。2003年,巴西隊登陸廣州,和中國隊熱身,“外星人”羅納爾多、小羅等巴西球星悉數登場,這讓廣州球迷大呼過癮,甚至冒著被傳染非典的危險戴著口罩看比賽,結果巴西隊幾天就卷走百萬美金。

  2005年,號稱“銀河戰艦”的皇馬和“紅魔”曼聯不約而同來到中國進行商業比賽,看看皇馬的陣容足以嚇死你,貝克漢姆、齊達內、菲戈等6大巨星全部到場,看得中國球迷連聲尖叫。皇馬訪華的時間雖然只有4天半,但其出場費高達300萬歐元,整體收入更是達到了400萬歐元以上。

  現在,曾經的世界盃冠軍德國隊來華,他們不但不要出場費,還主動花錢要給中國足球“扶貧”。德國足球職業聯盟主席勞巴爾甚至告訴記者:“以前英超在亞洲市場的投入超過三億,而德國在亞洲的推廣費用只有1800萬,以後要提高到3500萬歐元。”

  無獨有偶,義大利足協前些日子也宣佈義大利超級杯將於2009年8月8日在“鳥巢”舉行,非但不要錢還主動把國米對拉齊奧這樣的高水準比賽送到我們家門口來。其中的原因很簡單,歐洲列強覺得中國的足球市場太有潛力了,價值巨大,如果現在開始培養並佔領,日後的收益絕對不是區區百萬歐元。據《福布斯》2005年調查顯示,2005年到2015年間,世界奢侈品30%的增長率將得益於中國,“主流看時尚、時尚看體育”,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歐洲豪門都蠢蠢欲動,皇馬、曼聯、羅馬、尤文圖斯對中國市場都有大的推廣計劃。

  既然身旁就是巨大的“金礦”,中國足球按理說應該是“錢”程似錦。不過諷刺的是,中國足球非但沒有富得流油,中超聯賽因沒有贊助,已“裸奔”幾年,以至出現年終分紅的時候,每家俱樂部得到了750箱啤酒和一台印表機這樣搞笑的事情。中國足協也是整天哭窮,心裏明知道國家隊請洋教練更合適,但苦於囊中羞澀,最後只能在本土教練中“選秀”。

  中國擁有龐大的足球市場,中國足球也曾經“錢”途無憂。在足球職業化初期,很多國外企業都將中國足球當作一個很好的進軍中國市場的廣告載體,百事可樂、飛利浦等大型外資企業可以一擲千金購買甲A冠名權,而更多花數百萬乃至上千萬人民幣的企業,則只是爲了擁有幾塊賽場廣告牌或者一個比賽結束後球員接受採訪的背景板。

  然而,由於中國足球職業化的不規範,假黑賭盛行,中國足球的名聲一落千丈,不再適合當廣告載體而被很多國外知名企業抛棄,中超也不得不時常過著“裸奔”的日子。因此,中國足球如同“敗家子”,明明身邊就有“金礦”,但自己卻不懂得開發,只會整天叫嚷著沒錢花。

  2008年中國足球跌入穀底後,體育總局決心重塑中國足球形象。當新一屆足代會將對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重新規劃時,國外企業再次看到了中國足球這塊巨大蛋糕的魅力,而當金融危機席捲歐洲時,他們更是看到了中國這個巨大市場頑強的抗打擊能力,很多與足球相關的企業開始打起了中國足球的主意。另外中超還有著日本J聯賽和韓國K聯賽無法媲美的“優勢”——商業化程度低,這也是歐企更青睞中超的原因。

  前不久,耐克果斷“抄底”中超,他們與中國足協這份合作計劃長達十年,以2009賽季的1500萬美元爲基數,此後每年的贊助額約以10%遞增,十年期滿後,耐克的總贊助額將超過兩億美元。而義大利的著名企業倍耐力輪胎也果斷冠名中超聯賽。

  耐克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足球在2007、2008年的幾場球雖然踢得很爛,但並沒有動搖中國第一大運動項目的地位。在中國足球最低谷的時候,人們給予它的這種熱情還是很高的。這一點,其他運動很難相比。”

  北京奧林匹克轉播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馬國力也認爲中國足球潛力不可忽視。馬國力認爲,即便中國足球因爲國家隊和國奧隊的一敗再敗而傷透了球迷的心,足球專案在國內仍然具有不可忽視的市場號召力。

  這一切都表明,雖然中國足球跌入穀底,但由於有中國足球市場這股巨大力量的依託,只要勵精圖治,復蘇和振興並不遙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