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軍制定計劃 “必要”時摧毀中國北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3 10:13:42  


2010年1月17日0時12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三顆北鬥導航衛星。這是中國今年的首次衛星發射,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22次飛行。(新華社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中國國防報》報道,在近日召開的中國首屆衛星導航學術年會會議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專家表示,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2020年左右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屆時,世界將出現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並存的情況。與目前被廣為接受的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斗在未來的設計應用上還存在3個主要難點,但毫無疑問,北斗將在軍事和民用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北斗進入星座組網階段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表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能夠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中國採取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建成由3顆衛星組成的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解決有無問題;第二步,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於2012年前形成我國及周邊地區的覆蓋能力;第三步,於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據介紹,2000年到2003年,我國已成功地將3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送入太空,建立起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後第3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這意味著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一步已經完成。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已進入星座組網階段。 

  到2020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一共要發射30多顆衛星,“最大的困難是這些衛星要在短時間內實現組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譚述森透露,今年我國還將發射5顆導航衛星。 

  譚述森表示,目前,世界上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共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分別為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和中國的北斗。除 

了GPS系統已經建成外,其他幾個系統仍然處於建設階段,而未來10年是各系統建設的關鍵時期。 

  據介紹,與當前世界上被廣為接受的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斗在未來的設計應用上主要存在三大難點。第一,如果要保持衛星導航的高精度,衛星上必須配有高穩定性、高精度的原子鐘,這方面中國和美國還有差距。第二,美國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布控衛星監控網絡,而中國則只能在本國區域內布網,這對於衛星上天後的測控和維護是一大難點。第三,GPS問世近30年,積累了大量的空間實驗數據,而其中最重要的太陽光壓變化對於衛星所產生影響的數據,已經建立起數據模型,精度很高。而中國的北斗系統還處於起步階段,還需要在摸索中前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