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專家:為何不少國人向著美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2 00:24:12  


有些人對美國、美債的信心比黃金還足。
  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環球時報》刊載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江湧的文章說,《菊與刀》作者本尼迪克特曾考究,日本有招女婿“倒插門”的傳統,稱“婿養子”。“婿養子”處處捍衛岳父家的利益,為岳父竭力而戰,拼死賣命。必要時,為了證明自己的“情義”,即使殺死自己的親生父親也在所不惜。這種竭盡全力效忠“新主子”的思維方式似乎存在於整個儒家文化圈,即對自己人比對外人還凶狠,或把外人的地方當自己的地方,或在國際殘酷鬥爭中對外人毫不設防等,筆者稱之為“異質化思維”。

  比如,在日美太平洋戰爭中,一些美國精英一度認為,日本人無藥可醫,必須全部毀滅。但是,美國軍隊中的日本裔表現神勇,抓獲第一個日本俘虜酒卷直男的美國大兵,就是一個名叫阿比留的日本第二代。而在中國,類似的所謂“異質化思維”,從古到今,還真是源源不絕,得到很好的“傳承”。

  在古代,隔江猶唱後庭花,是秦淮營生歌女的異質化思維;直把杭州作汴州,是南宋苟安官僚的異質化思維;寧給友邦,不與家奴,是慈禧老佛爺的異質化思維;曲線救國,則是汪精衛的異質化思維。中國這些傳統的異質化思維,在今天全球化時代發生了演變。現在,一些人在喊,越開放就越安全;救美國就等於救中國;對美國、美債的信心比黃金還足;凡是外國在華注册的企業都是中資企業,他們的創新就是中國的創新,他們的成就就是中國的成就……諸如此類,都是我們新時代的“大放光彩”的“異質化思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