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軍情聚焦 ->> 動態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專家:美國在阿富汗失敗的三個教訓
http://www.CRNTT.com   2021-08-22 18:30:52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8月17日發表題為《陷落之後:阿富汗國家失敗的三個教訓》的文章,作者系美國哈得孫研究所亞太安全專家帕特裡克·克羅寧,文章總結了美國在阿富汗失敗的三個明顯教訓。全文摘編如下:

  如今,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結束了,塔利班領導人在被美軍趕下台20年後重新控制了喀布爾。塔利班的頑強可以歸因於許多因素。但其迅速復甦是喬·拜登撤走美軍的結果。正如喬治·奧威爾所說:“結束戰爭的最快方式就是輸掉戰爭。”

  阿富汗重新淪為“失敗國家”,對美國的盟國和夥伴來說意味著至少三個明顯的教訓:將力量投放到別國領土存在嚴重的局限性;應對新出現的挑戰需要進行戰略取舍;安全形勢的變化——比如美國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倒台——將對美國在安撫盟友、威懾潛在敵人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基於幻想的美夢變成噩夢

  基於幻想的力量投放計劃可能會把美夢變成噩夢。因此,從戰略到軍事力量投放再到推動發展,政策上的抱負必須與現實緊密結合。

  一項戰略必須促進與現有資源相匹配的現實目標。雖然拜登招致大量政治指責,但責任主要在於此前的民主黨和共和黨政府,因為它們未能把有限的手段和廣泛的目標調和起來。雄心不受約束,導致在一個不利於善政的地方對國家建設的憧憬過於遠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