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剖析中國海軍常規潛艇發展歷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7 09:03:54  


 
  四、中國自己的佳作:邁新世紀的039型

  1994年5月,美國偵察衛星發現一艘新型常規潛艇從武昌造船廠下水。這就是中國從8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的039型“宋”級潛艇。

  為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七一九所又進行了新一代常規動力魚雷潛艇的研製,即“宋”級潛艇,並採用新技術研製了性能較先進的線導魚雷、新型魚雷發射裝置、數字式聲吶和顯示設備等。

  據國外媒體報道,039型“宋”級常規潛艇於1994年5月下水,1995年8月開始海上試驗,1996年5月首艇正式交付海軍使用,從1997年開始逐步取代R級和“明”級潛艇,成為21世紀初人民海軍常規潛艇編隊的主力。

  據《簡氏海軍年鑒》1997年報道,第一艘“宋”級潛艇代號320,第二艘代號321,從1998年後將以每年兩艘的速度進行建造。322、323兩艘已在1999年前加入海軍現役,324、325和326三艘正在建造中。目前,“宋”級潛艇的部署情況是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各兩艘。估計到2005年左右,中國海軍將會有20艘“宋”級潛艇服役。

  “宋”級潛艇為雙殼體結構,全艇依次分為雷彈艙、指揮艙、前蓄電池艙、後蓄電池艙、柴電機組艙、推進電機艙和軸系艙。該級潛艇長74.9米,寬8.4米,吃水深5.3米。水上排水量1700噸,水下排水量2250噸,儲備浮力較高,為水滴形艇體。該型艇裝兩台(或3台)MTU柴油機,單軸、單側斜螺旋槳推進。水上航速15節,水下航速22節。指揮台圍殼位於艇前三分之一處,首水平舵位於階梯形圍殼前部駕駛艙之下兩側,圍殼後部有用於容納各種觀通設備的升降桅桿。“宋”級艇編制60人,包括10名軍官。艇上武備為533毫米魚雷發射管6具,艇首安裝球形中頻聲吶,用於主/被動搜索與攻擊,艇側裝有低頻被動搜索聲吶基陣。艇上還裝備水面搜索用雷達,921—A型電子支援系統和警戒雷達等。該型潛艇在水下一定深度可快速上浮脫險,具有與深潛救生器對接的能力。“宋”級潛艇的一大特點是噪音大幅降低,在國產潛艇中噪音最小。

  在聲電系統方面,“宋”級潛艇的聲吶系統相當先進,一套為裝設在艇首的中頻主被動搜索與攻擊艦殼聲吶;一套為裝設在舷側的被動低頻搜索聲吶陣,估計還將研製配備拖曳式被動聲吶系統。“宋”級潛艇的光電桅桿系統非常先進。從桅桿外形看,光電探測系統包括電視攝像機、紅外成像儀以及激光測距器等,還配有平面搜索雷達和雷達告警系統等。艇中作戰指揮系統也已高度數字化和自動化,所有探測系統與武器系統均整合在一起,作戰性能相當不錯。據國內媒體透露,“宋”級潛艇配備的新一代探測設備和作戰指揮系統功能齊全,自動化程度很高,快速反應能力、搜索和跟蹤能力很強,有較高的方位分辨率,對作戰全過程可實施集中指揮,並可對多種武器進行綜合控制,還可在一定距離上對來襲魚雷報警。

  在武器系統上,“宋”級潛艇配備的相當齊全,具有全深度發射線導魚雷、自導魚雷、反艦導彈和布放水雷的多種作戰能力。在魚雷方面,裝備有魚-五型反潛魚雷和魚-四型反艦魚雷。前者是我國海軍裝備的第一種線導魚雷,也是我國常規潛艇裝備的第一種反潛魚雷。該型魚雷彈徑533毫米,使用先進的奧圖式熱動力推進系統,採用線導加主被動聲導聯合制導方式,最高航速達50節,最大航程30千米,戰鬥部205千克,可有效對付核潛艇。為發射魚-五型線導魚雷,“宋”級潛艇裝有新型的魚雷發射裝置。在6個魚雷發射管中,2個發射管可發射魚-五型線導魚雷。魚-四型則為電動聲導反艦魚雷,戰鬥部400千克,最高航速達40節,最大航程15千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