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放軍抗震戰略部署難度不亞於中等規模戰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28 16:59:29  


中國空軍裝備的俄制伊爾-76及其他運輸機晝夜忙碌運輸救灾物資和人員。(資料圖)
  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不僅展示了自然災害的危險,而且展示了中華民族的不屈,也展示出改革開放以來人民軍隊不斷提升的軍力。 

  反應迅速指揮力。1976年7月28日淩晨唐山發生地震。5小時後,沈陽軍區某師接到救災緊急命令,成爲趕赴災區的先頭部隊。北京軍區某坦克師步兵團1營于當日中午12時第一個進入災區現場。北京軍區、沈陽軍區救援先頭部隊在震後8小時趕到災區,而大批部隊在震後20至30小時後趕到。 

  32年後,汶川大地震發生第13分鐘,軍隊應急機制啓動。在接到國家地震局震情通報1分鐘後,總參就緊急下達了使用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預先號令,15分鐘內通知空軍做好動用飛機准備,同時命令成都戰區部隊就近用兵。 

  1小時內,成都軍區位於震區附近的部隊展開救援;3小時內,有關部隊出動兵力12000人,分別在都江堰、彭州、什邡、綿竹、北川等縣市展開抗震搶險;震後不到1小時,空軍兩架運輸機起飛,轉場至北京執行空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地震災害現場工作隊和物資的任務。 

  與此同時,總部迅速制定用兵方案,命令多個軍區、軍兵種部隊34000官兵采用多種方式向災區機動,投入救援。參與救災部隊迅速收攏和集結,積極做好開進准備。 

  中央軍委領導和救災部隊反應迅速,衆多外電用“神速”、“果斷”等詞匯,評價我領導人和部隊的指揮與決策能力。 

  先進科學保障力。唐山大地震後,人民軍隊救援常用裝備不外乎鍬鎬、撬棍等,除此之外,便是摩托化行軍的車輛以及通信用的有綫電話等。 

  32年後,人軍解放軍、武警部隊以及消防部隊,則使用衆多先進科學的裝備器材,有力保障了救災。抗震救災部隊不僅有大型搶險器材、裝具,而且還有生命探測定位設備。消防部隊投入超音波生命探測儀、“蛇眼”觀測儀、敲擊機、通風機等2萬多套專業設備和六十多只搜救犬。 

  我“北鬥一號”通信衛星、航測飛機、野戰醫療方艙、野戰運血車等裝備、器材,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9種型號15顆衛星,爲救災提供氣象、通信、地貌普查等服務。海軍航空兵部隊和中科院、國家測繪局的遙感飛機等,都在救災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據統計,救災中陸航團共動用直升機超過100架。而唐山大地震中,部隊雖然派出了飛機,但數量極少。 

  舍生忘死戰鬥力。在“5·12”救援現場,人們到處可見32年前在唐山救災中,人民軍隊舍生忘死,搶救人民生命的一幕幕感人場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