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軍隊整體上仍屬陸戰型國土防禦型力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7 10:15:06  


 
  六 

  軍事能力乃軍隊生存發展之本。從斯巴達人“武士之魂”的長矛橫掃,到亞歷山大東征軍的南征北伐,從成吉思汗的鐵騎飲馬歐亞,到拿破侖的戰法縱橫天下……皆因有獨領風騷的軍事能力。 

  深化軍隊改革、推進軍隊轉型,不是為改革而改革,為轉型而轉型,而是為了提高戰鬥力。實現軍事能力的提升,是軍隊改革、轉型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出發點和落腳點。 

  回顧30年改革歷程,從戰略重點轉移到戰略方針調整,從編制體制“瘦身”到軍事訓練轉變,無一不是著眼部隊戰鬥力的提高。歷史經驗昭示我們:深化改革、推進轉型,必須把提高戰鬥力作為唯一標准。 

  戰鬥力是一個動態性概念。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戰爭形態,不同戰爭形態要求有不同的遂行軍事任務的能力。歷次軍事變革,都是通過形成先進戰鬥力帶動軍隊整體作戰能力的躍升。如果說,鴉片戰爭以農業文明的大刀長矛對付工業文明的堅船利炮,只能釀成被動挨打的歷史悲劇;那麼,未來戰爭以機械化時代的軍事能力應對信息化時代的軍事能力,也必將被歷史潮流所吞沒。

  當前,中國軍隊現代化水平與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軍事能力與履行歷史使命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解決這一基本矛盾的根本出路,就在於通過改革、轉型發揮信息能力在戰鬥力發展中的主導作用,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傳統觀念認為,軍隊戰鬥力可簡單歸結為人、武器及人和武器結合方式三個基本要素構成。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深刻地改變著戰鬥力要素的內涵,從而深刻地改變著戰鬥力生成模式。在當今信息時代,戰鬥力的生長要素最為直接的取決於軍隊在陸、海、空、天、電(磁)五維空間獲取、掌控、傳輸、運用信息的能力。如果說機械化部隊的核心戰鬥力是火力,那麼,信息化部隊的核心戰鬥力就是信息力。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在信息化條件下,就要把是否有利於發揮信息能力在戰鬥力發展中的主導作用、是否有利於提高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作為把握戰鬥力標准的時代內涵。 

  軍隊打贏戰爭的能力,關乎國家根本利益,是民族生存所系、民之安危所依。具備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是現階段軍隊現代化建設水平的集中體現,也是考核戰鬥力最重要的標准。打贏能力與其他軍事能力不能混淆,不能并列,更不能顛倒。只有具備了核心軍事能力,完成其他軍事任務,才有充分的能力基礎和支撑作用。抓住提高核心軍事能力,就抓住了維護我國安全的主要矛盾,抓住了我軍轉型建設的發展重點。 

  把提高戰鬥力作為深化改革、推進轉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要以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堅持以核心軍事能力建設為重心,向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聚焦,向實施一體化聯合作戰的要求聚焦,大力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不斷培植戰鬥力新的增長點,努力提高信息化條件下的威懾和實戰能力。 

  軍事變革是一個望不到彼岸的持續發展過程——扭住“基於能力”這個杠杆推進軍隊轉型,是一個凝重而無休止符的命題。一切有悖於戰鬥力提升的形式主義和表面文章自應蕩之殆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