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軍隊大轉型 新一代士兵亮相演兵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9 19:35:38  


新一代“開路先鋒”從陸地到海灘,所到之處,障礙紛紛“讓路”,成為名副其實的水陸兩栖“開路先鋒”。圖為中國海軍陸戰隊的63A兩栖坦克涉水作戰。
  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時代大發展,軍隊大轉型,給當代中國軍人提出了如何在部隊轉型中適應軍事訓練轉變的重大課題。 

  中國青年報報道,“遠飛者當換其新羽”。中國軍人正在履行新世紀新階段的軍隊使命,推動軍隊建設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從沈陽軍區某摩步旅針對部隊編制體制調整、新的作戰任務、新裝備列裝部隊的特點規律,深化和拓展官兵“崗位稱職”的新標准、新內涵的過程中,可以窺見中國軍人正在實現整體轉型。 

  典型事例:“全能兵”成為部隊生力軍 

  以往,一門火炮射擊,需指揮班長、瞄准手、壓彈員等9名士兵、一個班的兵力,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近日,筆者親眼目睹了一名炮手獨自操作一門火炮打出優秀成績的場面!此人,為某集團軍所屬某摩步旅高炮連六班一炮手李輝。 

  旅政委顧江橋告訴記者,這一“絕活”是逼出來的。3年前,在一次對抗演練中,6個炮班竟然全是因一兩名戰士“犧牲”而沒有完成作戰任務。面對敗局,黨委“一班人”意識到,要真正實現“高效、精幹、合成”,基層官兵的素質首先要“精幹、合成”。 

  為此,他們打破全能組訓僅在士官中間開展的慣例,制訂“全能”訓練計劃,加大考核難度,建立“全能”考核制度和專業比武、評定技術等級、重獎訓練尖子等激勵機制,激發了官兵的練兵熱情。 

  筆者感言:要適應未來高技術條件下作戰節奏快、戰時崗位替補需求大等特點,提高軍事鬥爭準備的質量,作為新一代士兵,必須由“多人一崗”向“一人多崗”的高素質方向轉變,以此破解因“戰時兵員減少”而影響和制約部隊戰鬥力提升的“瓶頸”問題。這樣,才能真正使新體制編制部隊實現“高效、精幹、合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