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軍隊整體上仍屬陸戰型國土防禦型力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7 10:15:06  


解放軍59D改進型坦克部隊作戰演練。(資料圖)
  一

  鄧小平同志當年曾說過一句話:“改革開放到底怎麼樣,要看30年。”

  歷史作證——“1978-2008”,無疑定格為中華民族發展史上耀眼的金色年輪。

  30年大潮澎湃,30年滄桑巨變。發軔於20世紀70年代末的這場亘古未有的大改革大開放,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使一個國民經濟瀕臨崩潰邊緣的國家走上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之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展現了新的曙光,也對世界格局和人類歷史進程產生了“中國式”的影響。

  30年與時偕行,30年開拓奮進。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下,人民軍隊的面貌同樣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全面加強,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速推進,軍事鬥爭准備卓有成效,我軍已從一支陸戰型半機械化軍隊發展成為諸軍兵種合成、具有一定機械化水平并開始向信息化邁進的強大軍隊,為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和發展利益、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歷史如鏡,鑒往瞻今。當我們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回頭看看走過的足跡、創造的輝煌,重要的不僅是為已經取得的成就歡慶和自豪,而是為了增強開辟未來的信心、勇氣和力量。

  30年,是一座豐碑,也是一個界標。

  今天,我們國家的發展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軍隊的發展也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大機遇、大變革,千載難逢;大挑戰,大跨越,百舸競發。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如何進一步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快軍隊整體轉型,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又好又快發展,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是當代中國軍人無法回避的重大時代課題。

  二 

  大江東去,順勢者昌。 

  30個春秋彈指而過,世界安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看形勢、看格局的哲學觀也上升到了新的境界。以往分析形勢,無非是戰爭與和平;判斷戰爭,主要是看世界大戰能否打得起來。今天,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并存,戰爭行動與非戰爭軍事行動同在,國內安全問題與國際安全問題交織,戰爭與和平之間,已經很難找出傳統意義上的清晰界限,而軍事實力作為國家戰略能力的核心要素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進一步上升。惟有通過積極主動的改革、轉型,才能跟上時代發展和軍事變革的潮流。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在新技術革命浪潮的推動下,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社會轉型期。和平與發展這個時代主題,突出表現為爭相改革、變革的風潮。變革把信息推到了社會經濟、政治和戰爭的中心舞台,信息化的狂飈席卷全球,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生產方式;同樣也改變著戰場上的作戰方式、指揮方式和戰爭樣式。工業時代戰爭的餘輝尚存,信息時代戰爭的晨曦已現——新舊更迭,必然產生出巨大的歷史撞擊力。 

  人類社會波瀾壯闊的改革轉型大勢中,世界新軍事變革潮翻浪湧、迅猛異常。目前,這場變革已經發展到以軍隊轉型為基本標志的整體質變期。世界許多軍事大國紛紛調整軍事戰略,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設計,重塑軍隊的技術形態、組織形態和運行方式,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力圖搶占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軍隊轉型的深刻性、廣泛性前所未有,幾乎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都不能置身其外。 

  軍事變革導致了軍隊轉型,新型軍隊造就了新型戰爭。與歷史上發生過的軍事變革相比,這場世界新軍事變革最突出的特征是認知領域裡的革命。發現即摧毀,首戰即決戰;精確與適時、一體與靈活、戰略與戰術、前方與後方日趨融合;信息、結構,成為戰鬥力構成中的核心要素;而變革的最終意義是對傳統軍事體制的“解構”,而不是“建構”,從而使軍隊信息化建設,轉向建設信息化軍隊——這是無法阻擋的大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