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名合格的禮炮兵,這些年輕戰士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按照規定,執行禮炮鳴放任務要達到四個標準:
響數必須絕對準確;
響聲必須在同一點上;
禮炮鳴放必須與國歌聲同步;
禮炮兵必須形象一流,動作規範。
為了達到這四條標準,禮炮兵有著自己的“訓練密碼”:
開栓、遞彈、裝填3個動作:3秒內完成;
5米炮位往返跑動日平均:5公里;
3名炮手跪立日平均:1000次;
每天平均開栓裝填:1000次。
寒來暑往,一代代禮炮兵在鋼鐵構造的炮體上灑下了無盡的汗水。
1992年5月9日,愛沙尼亞總理來華訪問。這次迎賓儀式並沒有什麼特殊,卻給禮炮兵帶來了一次嚴峻挑戰。按照“歌起炮響,曲終炮落”的要求,每次任務都要依據來訪國國歌的長度設定禮炮鳴放的間隔,而愛沙尼亞國歌長度僅有22秒,與我國國歌相加也只有70秒。
70秒,19響,平均間隔3.7秒就要鳴放一次,恰恰與一枚手榴彈從拉出引線到爆炸的時間相等。這平均3.7秒一響的速度,凝聚著禮炮兵多少汗水。開栓、遞彈、裝填3個動作,要由3名炮手在3秒鐘內完成,3名炮手的配合必須協調一致,動作統一,快一點慢一點,都會導致失敗。
為完成好這次任務,戰士們每天加班加點訓練。許多戰士腿跪腫了,膝蓋磨破了,手上的老繭長了又磨,磨了又長。5米長的炮位上踩出了道道深深的痕跡,留下了一個個圓圓的膝坑,官兵們經歷了一次挑戰極限的“魔鬼訓練”。 一位視察工作的將軍與一名禮炮兵握手時,感覺他的手粗大得驚人,雙手指甲也殘缺不全,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炮聲響了,驚雷從長空滾過,大地仿佛在顫動。官兵們頭頂莊嚴的國徽,忘不了的是奮鬥的汗水與成功的淚花。
“禮炮鳴放是國家行為,禮炮兵要做‘形象大使’,禮炮中隊要做禮儀戰線上的‘國家隊’!”這是支隊長趙曉明對禮炮官兵的希望和期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