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禮炮中隊的門,並不證明你就是一名真正的禮炮兵。”這是禮炮中隊老兵訓新兵時的一句口頭禪。8門迎賓禮炮,24名炮手,100多名戰士。上炮前過五關斬六將層層淘汰,上炮後也時刻面臨“飯碗”被搶的風險。
國慶50周年閱兵前夕的訓練中,新兵沈守剛患上了腳氣。幾天訓練下來,他的腳趾和腳掌都裂開了,每跑一步都鑽心般疼痛。醫生來給他看病,他卻求醫生替他保密;集合哨吹響了,他就多帶一套襪子和鞋墊奔上訓練場。國慶閱兵那天,他帶著8個鬆動的腳趾甲,以禮炮分隊120名禮炮兵中排頭兵的身份昂首挺立在廣場上。
一次迎賓禮炮勤務中,4聲炮響過後,一枚彈殼卡在了炮裡。第5炮馬上就要引響,容不得任何猶豫!二炮手毅然起身,用腳猛踹栓柄,在彈殼退出的同時將新炮彈送入炮膛。幾乎就在上膛的瞬間,炮彈響了。禮炮兵以勇敢和敏捷保證了任務的圓滿完成。
1994年7月1日17時,禮炮兵們提前就位,準備迎接來訪的馬達加斯加總理。突然狂風驟起,翻滾的雲層猶如一張巨大的帳幕,黑壓壓地向廣場上空襲來。"嘩--"傾盆大雨接踵而至,儀仗隊,軍樂隊都移到室內舉行迎賓儀式,只有禮炮兵還一動不動地跪在廣場上,被大雨染成一尊尊墨綠色的雕像。躲進採訪車裡的外國記者伸出了大拇指,避雨的群眾也深受感動,嘖嘖稱嘆。
25年來,這支見證國家輝煌與榮耀的部隊造就了700名禮炮尖兵,承擔了607次迎賓、近百次慶典及預演任務。這些鋼鐵般堅強、迅雷般敏捷的戰士,心中永遠都奔湧著忠誠質樸的情感洪流,隨著隆隆炮聲,揮灑青春,不辱使命。
3萬公里安全行駛,3萬枚炮彈安全無虞,所有勤務圓滿完成:春去秋來,禮炮兵--
用責任築牢萬無一失根基 把共和國尊嚴高高擎起
禮炮兵所擔負的每一次勤務,都是追求完美的行動;
禮炮的每一次鳴放,都是以毫秒為單位的精確計算。
車隊開進精確到分鐘,禮花燃放精確到毫米,站位跑位精確到寸厘……這些絕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
萬無一失有多難?車勤保障就是最典型的縮影。一次慶典勤務,就可能意味著上百門禮炮、上百台車輛、數百名官兵、數千發炮彈的集體大遷徙。這是一個快速移動的鋼鐵堡壘,也是一股驚心動魄的鋼鐵洪流。人、車、槍、彈,一直是部隊安全工作最為敏感的神經觸點。禮炮車隊還沒有開出營區,就足以令人"提心吊膽",更何況是行駛在祖國首都的心臟地區。確保絕對安全的難題,像攔路虎一樣橫在了禮炮兵的面前。
魚貫行駛的車隊在首都北京繁華的道路上浩浩蕩蕩,有時竟可達5公里之長。無論何時,這樣的車隊都十分引人注目。幾十門拖曳而行的火炮,即便身著炮衣,也躲不開中外遊客和來往市民好奇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