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美報告稱中國2050年成為世界級軍事強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7 09:19:10  


 
  保密及“詭計”

  中國在其軍事著作中,闡明了具有戰略欺騙性的工作性定義,即“(引誘)對方陷入錯覺……,並以有組織、有計劃的方式,在消耗最小人力及物力成本的情況下,製造各種假象,從而(為自己確立)戰略優勢地位”。除信息戰以及傳統的偽裝、隱蔽和封鎖之外,解放軍還從中國的歷史經驗,以及中國軍事理論中謀略和試講所發揮的傳統作用中汲取經驗。

  中國戰略文化中存在一種固有的緊張,其嚴重傾向於隱藏軍事力量及部隊發展計劃,其過度機密,導致地區和全球國家開始擔憂中國實力的增長。十多年來,中國領導人一直將這種看法定義為“中國威脅論”,它嚴重危害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聲譽、危及地區及全球持久聯盟的發展。此外,極度保密使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國作用越來越難以協調,因為全球經濟依賴於透明度和信息的自由流動。

  中國軍力現實和中國保密傳統之間也許還有另一個緊張局勢的原因,這就是實際上中國很多新的軍事能力很難或根本無法隱藏。這些能夠包括先進戰機、遠程導彈和現代化海軍物資等。此外,導彈、空基和反太空系統必須經過測試和演習,之後才能安心進行作戰部署。解放軍武庫中可有效操作的新物資及種類不斷增長,這無法隱藏。

  三大戰法

  中國的“三大戰法”概念具體是指心理戰、輿論戰和法律戰。它體現中國希望可在衝突環境下有效利用這些因素。從本質上講,這是利用非軍事工具,推動軍事目標的完成。

  心理戰旨在通過採取可威懾、震撼、挫敗敵方軍民士氣的辦法,破壞敵軍展開作戰行動的能力。

  輿論戰旨在引導國內外公眾輿論,支持中國軍事行動,阻止對手採取有損中國利益的行動。

  法律戰旨在利用國際和國內法律,奪取法理優勢,維護中國利益。該戰法還用於限制敵對者行動自由,界定敵對者活動空間。法律戰也旨在爭取國際支持,控制中國軍事行動可能產生的政治影響。中國已試圖在海洋和國際空域發動法律戰,以構建安全緩衝區。

  2003年,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央軍委承認,三大戰法概念體現了作為一個全球參與者,中國將從學習有效利用公眾輿論、信息和影響力工具,為自己謀取利益。中國可能希望在危機早期階段同時利用三大戰法,因為這三大戰法有相互支撐的特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