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美報告:解放軍面對強敵時尤其不懼動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8 08:33:05  


 
  另外,網絡也是美國非常擔心的一個方面,而且它在網絡方面的意圖也還不清楚。奧巴馬曾宣布,“美國21世紀的經濟繁榮將取決於網絡的安全”。曾有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提到,“網絡攻擊可能使得對手遏制美國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常規戰力,而且網絡攻擊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並且追蹤發起網絡攻擊的勢力也非常困難。網絡攻擊可能不會帶來核打擊所造成的大規模傷亡,但是這同樣也能癱瘓整個美國社會。”從美國的態度來看,可能既希望與他國保持網絡攻擊的戰略克制,同時將會遏制對手的網絡攻擊能力。

  報告的作者認為,美國應該接受中美兩國的相互戰略克制。如果可能,也應該加強在太空和網絡領域的相互克制。這樣會降低不斷增加的戰略脆弱性,可以使美國騰出精力去處理其他國家安全問題;因此,加強與中國的相互戰略克制符合美國的利益。當然,中美之間存在不少問題:貿易逆差、匯率問題和知識產權保護;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分歧,以及對中國沒有阻止伊朗及朝鮮核擴散的不滿。因此,如果中國不想加強兩國的相互戰略克制;特別是在中國抵制這個概念的時候,美國應該讓中國領導人意識到,戰略脆弱性是兩國共同面臨的問題。同時,美國還應該提出兩國進行全面合作,處理這些問題的整體框架。如果中國對相互戰略克制感興趣,美國應該考慮如何控制這對威懾、軍事作戰需求、地區穩定與盟友安全所帶來的影響。整體來看,美國並不認為中國會像美國所希望的那樣——接受相互戰略克制。

  報告在談到中國對美國與中美關係的觀念時表示,中國對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觀念,主要取決於國內的利益和問題。許多這些問題源自中國歷史、地理等方面的脆弱性。自清末以來被強國入侵,賠款割地讓權的屈辱歷史,使得許多中國人不斷尋求更好的出路。一些中國人把馬克思主義和列寧思想引入中國,尋求民族獨立。中國人從近代屈辱歷史中總結出“富國強兵”的目標。中國領導人還認為,國內的軟弱和無能招致了外國的干涉和入侵。對歷史的認知還因地理安全環境的挑戰而得到加強。中國與14個國家接壤,而國內有55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的大多數集中在邊遠地區。此外,中國還一直強調台灣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尋求兩岸的最終統一。中國已經解決了大部分的陸地領土糾紛,但與一些國家仍存在島嶼和海上邊界爭端。中國提倡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但其領導人也強調,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不容妥協。儘管它的外部安全環境從來沒有這樣好過,但歷史、地理挑戰等因素帶來的問題仍讓其感覺不夠安全。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領導人一直努力為其經濟現代化創造穩定的國際環境。因此,中國一直避免與美國敵對。美國在當前國際體系中占主導地位,而它一直在中國的許多方面起到了促進或阻礙的作用。考慮到兩國對抗會付出較高的代價,北京一直尋求與華盛頓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但許多中國精英一直認為,美國試圖顛覆中國的政治體系,並一直在圍堵中國的經濟和軍事發展;這些都源自兩國不同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而且美國政治領導人經常在一些問題上批評中國政府,並時常干預中國的內政,比如會見達賴或向台灣出售武器等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