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美報告:解放軍面對強敵時尤其不懼動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8 08:33:05  


 
  中國則一直在試圖通過一些方法與強大的美國進行交往。其中一種就是增加綜合國力,來增加對美國施加壓力的抵抗能力。這就需要關注長期的經濟發展,並同時避免與美國發生對抗。第二種方法就是,與當前或潛在的大國保持積極的關係,阻止美國建立圍堵中國的聯盟。多數中國的分析專家認為,世界多極化不可避免,中國可以通過與新興大國和鄰國搞好關係,來阻止美國組建反中聯盟。第三種方法是,與美國建立穩定的夥伴關係。1996年台海危機後,克林頓政府尋求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係”;當時的中國領導人支持淡化兩國在台灣問題的分歧,同意加強雙邊在一些問題上的積極合作。小布什在2000年參選時候表示,中美兩國是“戰略競爭者”;但“9/11”事件以後,由於小布什政府需要中國的合作,這種聲調就被降低了。中國試圖與華盛頓建立穩定戰略夥伴關係的努力並不成功,不過北京一直希望擴大與美國在朝鮮和伊朗核問題、能源及反恐等方面的合作。中國在與美國打交道時一貫強調要尊重一個國家的主權,並且從來不會表示應該加強美國的長期主導地位。第四種方法是,加深兩國的經貿關係。貿易和投資關係一直是兩國關係穩定的源頭,因為這是使雙方都獲益的重要途徑。結果就是兩國的關係具有複雜性、多面性和模糊性,既有合作又存在戰略衝突與不信任。奧巴馬剛上台的前兩年,這些方法對中國關係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中國認為,多極化是世界發展的趨勢,希望通過多極化來降低美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主導地位。金融危機及美國陷入中東問題,讓中國認為美國的影響力在下降;而中國正在崛起。這讓他們認為,做決策時無需過多考慮美國和亞太地區國家的影響,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行事。在此期間,中國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並在海上爭端問題上採取了更強硬的立場。中國對奧巴馬政府“重返亞洲”的努力制訂了更強硬的政策。亞洲已經成為中美競爭的焦點,中國一直否認試圖主導該地區的相關指責,並強調在本地區追求雙贏。不過美國在本地區的政治和軍事存在,仍然是中國在解決領土和主權糾紛及增加地區影響的最大障礙;而中國的地區目標及反介入能力的發展,也讓美國對亞洲盟友的安保承諾面臨著挑戰。中國已經把核威懾和利用美軍對太空和網絡的依賴作為應對美國常規力量優勢的手段,而中國在家門口所具備的常規力量優勢最終會使其轉變思維;使其更加關注相互戰略克制,來避免兩國在核武器,太空或網絡等領域發生衝突。

  中國如何看待武力的使用?它一直呼籲通過對話來使爭端得到和平解決,反對使用武力或使用武力進行威脅。這一外交原則與中國傳統的戰略文化,特別是孔孟思想有著內在的一致性。如果問題能夠用其他方法解決,中國就不會訴諸武力。過去的經驗表明,中國在很多情況下都使用過武力,特別是在面對強大的敵人,自己不具優勢的時候。而中國當前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思維很大程度上來自對美軍和其他強大軍隊軍事理論和經驗的研究。中國的戰略文化、歷史經驗和解放軍的軍事理論都表明,中國會在必要的情況下使用武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