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透視釣魚島背後的美軍亞太部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6 16:21:41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瞭望》新聞周刊發表文章稱,讓美國頭痛的是,軍事進攻的條件從來都異常苛刻。未來,它面臨的不僅是國防預算的長期匱乏,更包括對手可能的強力反擊。

  釣魚島問題凸顯之際,美國重申對日本的“防衛義務”,向日派駐“魚鷹”運輸機和F-22戰鬥機,高調舉行“奪島”和“勇敢之盾”海空演習,增派“斯坦尼斯”號航母赴關島,與相關國家“深化安全合作”,宣布將在日本南部建設“X波段預警雷達”系統,這副姿態釋放的信號不言而喻。

  同時,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卻在訪華時宣稱在爭議中“不持立場”,並強調不會“任由那些國家採取特定立場”。人們不僅疑惑:“戰略東移”背景下的美國亞太駐軍究竟打算在衝突中扮演什麼角色?

  量稍減質未變

  在美國亞太駐軍問題上,外界最容易觀察到的就是數量上的變化。2012年6月,帕內塔在香格里拉會議上宣布美軍將在2020年前向太平洋戰區派駐60%的戰艦,以顯示美國決心“戰略東移”。

  不過追溯歷史,這次“增兵”更像是一次“觸底反彈”,因為此前美國其實一直在東亞地區“減兵”。冷戰結束後,美國在20年時間裡總共大約削減了4萬名亞太駐軍。總體來看,駐亞太美軍數量先是漸減爾後漸增,呈現一種“V”形走勢。

  當前駐亞太美軍數量不是歷史最高值,那麼其“質量”是否有變化?應該說,美軍在追求前沿部署“輕型化”的同時,一直高度關注質量建設,其亞太駐軍的戰鬥力沒有受到“減兵”方針的削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有所增強。如關島軍事基地數量由少變多,先後建成大型燃油儲庫、深水碼頭和指控中心,部署大量新型軍事裝備,成為西太平洋地區的“力量投送中心”和“戰略樞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