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軍情通訊 ->> 最新消息 CNML格式】 【 】 【打 印】 
簡氏:中美軍事關係進入相互威懾新階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1 15:54:13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5月22日的《簡氏防務周刊》(提前出版)刊登一篇分析文章。文章指出,中國和美國兩國關係目前呈現一種新的模式,由以前的美國在亞洲對華戰略壓制逐漸轉變為相互威懾階段。文章作者美國陸軍中校丹尼斯-布萊斯科(Dennis.J.Blasko)曾在北京和香港工作過,對中國有一定了解。他在文章中稱,在五角大樓發布2013中國軍力報告後,西方各媒體都將重點放在了解放軍裝備的更新上,卻忽略了報告中提到的中國軍事戰略轉變。 

  環球網消息,文中提到,大多數媒體並沒有關注到五角大樓報告中提到的關於中國軍事戰略轉變的一個新元素——中國軍隊關於常規威懾的思路。以前媒體在對五角大樓關於中國軍力的報道中,引起大家最多討論的是中國的核威懾或中國台灣問題,而在此次五角大樓的報告中,卻提到了一點:中國的領導層著眼於構建對有可能損害中國利益的軍事力量的有效威懾,以及在威懾無效後對該力量進行打擊的能力。作者稱,大多數分析人士在分析解放軍現代化進程時只分析了其裝備快速發展的情況卻並未考慮這些新型裝備如何在第一時間對敵人產生威懾。五角大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儘管解放軍的核心任務是贏得戰爭的勝利,但第一任務卻是阻止戰爭的發生。

  另一方面,中國在2013年的防衛白皮書也提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成為中國目前的國防政策。作者進一步分析,中國從10年前就開始並仍在進行的反艦彈道導彈試驗、試飛殲-20和殲-31等新型隱身戰機以及頻繁與外軍進行演習交流等活動都是為了提升威懾能力。

  作者最後提到,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在亞洲可能會和中國形成互相威懾的局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