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要成為全球大國 首先要將周邊安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9 00:35:49  


美國對中國已經形成了C型包圍?
  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中國與南亞國家間的南海爭議、中日撞船事件、日本的戰略防禦白皮書、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從南海到東海再到黃海,在美國重返亞洲的大政策框架之下,中國的戰略處境正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時刻。

  在這個力量對比正在緩慢變化的時代,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國際問題專家王逸舟先生提出這樣的觀點:中國應該進入一個提出觀點的時代,或者作為一個提案者,通過一種理性的渠道在國際上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立場。

  經濟觀察報:你如何看待現在的半島局勢?

  王逸舟:我們的外交需要反省與改進。最近一段時期,中國周邊的外交,包括黃海、東海與南海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中國是地區與全球格局中的一個變量,中國也應該對全球與地區格局承擔更多的責任,包括有更多的先手棋與組合拳。現在感覺上比較單一或者被動,更多的是隨風起舞,或者是撞擊反射。關於半島,未來我們還應該有一些新的思路。首先,單一靠六方機制可能不行,另一方面,只是一味地哄著朝鮮,恐怕也不行。應該多管起下,包括對韓美來說,有時候該硬就硬,該打外交牌就打外交牌。

  我們出拳與謀劃相對較少,比如未來能否去統籌安排一些規則,在有爭議的海域,不管是黃海、東海與南海,與有關各方達成共識。比如在東海和黃海,不能夠隨意抓人,更不能用日本、韓國的國內法律來適用於外國人。反過來,我們的軍艦與漁政船也應該去做一些宣示,說明我們是正常的海上訓練,通過島鏈,去更大的海域保護漁船。我覺得我們現在物質能量的成長,快於我們機智戰略與謀劃的豐富,因此造成了不吻合與混亂。

  如果我們在半島問題上沒有太大的作為,存在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但是過完這段之後,又基本上回到一個沉寂的冷戰格局。這並不是令人滿意的狀況。只是現在還不是起較大動議的好時機,但當這波風波過去之後,我們應該好好想一想在周邊地區如何主動進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