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結構調整展現良好預期
http://www.CRNTT.com   2022-01-17 11:51:12


 

  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占比從2008年後開始回升。過去勞動力是從農業流向工業和服務業,現在則是從農業和工業流向服務業。隨著服務業占比上升,勞動收入占比上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收入分配。國際上常用基尼系數來衡量收入差距程度,系數越高表示更小比例的人口獲得了更多比例的收入。我國基尼系數在金融危機前後達到0.49,然後開始下降。這說明,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我國收入分配也開始改善。

  淘汰落後產能

  “去產能”主要針對華北地區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去產能配合環境整治,改善了環境質量。不過,行政性“去產能”在短期內也帶來了較大經濟下行壓力。

  受產能調整影響,近年來北方地區工業部門份額下降較快。南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出現變化:一是南方與北方地區工業部門占GDP比重2000年以來不斷上升,2008年後下降,隨後由於刺激政策短暫上升,2011年後逐步下降,且多數年份北方地區份額高於南方地區;二是北方地區工業部門占GDP比重下降更為明顯,2016年開始北方地區第二產業占比低於南方地區;三是北方地區2016年開始人均GDP落後南方地區,工業部門比重也低於南方地區。

  為遏制宏觀杠杆率過快上升、有效治理影子銀行無序發展,2018年《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發布,要求銀行資管業務轉至表內管理,理財和投資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打破剛性兌付,清理通道和多層嵌套業務,從而管控風險。但由於“去杠杆”執行過快過猛,叠加中美貿易摩擦,導致股市出現震蕩。尤其是高負債的民營企業,很多企業股價下跌70%以上,為緩解融資困境進行股票質押。不過從另一層面看,“去杠杆”讓民營企業學會了管控風險,同時淘汰了一批低效企業。

  加大研發投入

  我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研發投入隨之增加。“十三五”期間,我國研發投入從1.56萬億元增加到2.44萬億元,2020年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達2.4%。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21年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研發投入占全球研發投入總額的比重為28.9%,中國排第二位,占比23.2%。日本(8.5%)、德國(7.0%)、韓國(4.9%)、法國(3.4%)、英國(2.7%)等國家研發投入加起來與我國研發投入總量相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